[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槽型薄板螺母的清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0665.9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6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B08B3/08;B08B3/10;B08B3/12;B08B13/00;F26B21/00;F26B21/02;B05B16/20;B05B13/02;B05D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215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用于槽型薄板螺母的清洗方法,因为通过用于槽型薄板螺母的清洗系统对槽型薄板螺母进行彻底清洗并喷涂防锈油保护,具体体现为:倒扣置于传送带上的槽型薄板螺母依次经过清洗液喷淋部、超声清洗部、第一防锈液喷淋部、第一高温烘干部、第一防锈液喷淋部以及第二高温烘干部。用于槽型薄板螺母的清洗装置先后对零件进行清洗液清洗、超声深度清洗、两次防锈液喷淋保护以及两次高温气体烘干,由于清洗液喷头,防锈液喷头的特殊设置,槽型薄板螺母的槽型结构内受到两个方向的清洗液喷淋及防锈液喷淋。所以,本发明的用于槽型薄板螺母清洗方法对具有槽型结构表面的槽形薄板螺母清洗能力很强。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槽型 喷淋 防锈液 清洗 清洗液 槽型结构 喷头 喷涂防锈油 清洗液喷头 槽形薄板 超声清洗 清洗能力 清洗系统 清洗装置 深度清洗 传送带 次高温 超声 倒扣 烘干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槽型薄板螺母的清洗方法,通过用于槽型薄板螺母的清洗系统对槽型薄板螺母进行彻底清洗并喷涂防锈油保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槽型薄板螺母的清洗系统,包括:传送部以及按所述槽型薄板螺母清洗顺序依次设置有连通的清洗液喷淋部、超声清洗部、第一防锈液喷淋部、第一高温烘干部、第二防锈液喷淋部、第二高温烘干部、防锈喷涂部以及吹干部,所述传送部包括传送带,该传送带承载槽型薄板螺母依次通过所述清洗液喷淋部、所述超声清洗部、所述第一防锈液喷淋部、所述第一高温烘干部、所述第二防锈液喷淋部、所述第二高温烘干部、所述防锈喷涂部以及所述吹干部,所述清洗液喷淋部包括若干个清洗液喷淋单元,多个所述清洗液喷淋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上方及下方,所述清洗液喷淋单元包括一根清洗输液管与连通该清洗输液管的多个清洗液喷头,多个所述清洗输液管均平行于所述传送带且垂直于所述传送带的行进方向设置,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多个所述清洗液喷头均垂直朝向所述传送带设置,位于所述传送带下方的所述清洗液喷头与水平线的夹角为锐角,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清洗液喷淋单元的所述清洗液喷头与水平线的夹角相同且朝向相反,所述清洗输液管为金属直管,该清洗输液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且与外部的清洗液储存装置连通,清洗液通过所述清洗输液管注入每个所述清洗液喷头,多个所述清洗液喷头在所述清洗输液管上均匀分布,所述清洗液喷头外形呈圆柱状,该清洗液喷头的端面上设置通槽,多个所述清洗液喷头的通槽均平行于所述清洗输液管的轴线,所述超声清洗部包括超声波清洗槽、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清洗槽盛有清洗液,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设置在所述超声波清洗槽下方并与该超声波清洗槽底隔离板相接触,当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超声清洗部时,所述传送带承载槽型薄板螺母从所述超声波清洗槽内清洗液中通过,所述第一防锈液喷淋部包括若干个第一防锈液喷淋单元,多个所述第一防锈喷液喷淋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上方及下方,所述第一防锈液喷淋单元包括一根第一防锈输液管与连通该第一防锈输液管的多个第一防锈液喷头,多根所述第一防锈输液管均平行于所述传送带且垂直于所述传送带的行进方向平行设置,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多个所述第一防锈液喷头均垂直朝向所述传送带设置,位于所述传送带下方的所述第一防锈液喷头与水平线的夹角为锐角,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防锈液喷淋单元的所述第一防锈液喷头与水平线的夹角相同且朝向相反,所述第一防锈输液管为金属直管,该第一防锈输液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且与外部的防锈液储存装置连通,防锈液通过所述第一防锈输液管注入每个所述第一防锈液喷头,多个所述第一防锈液喷头在所述第一防锈输液管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一防锈液喷头外形呈圆柱状,该第一防锈液喷头的端面上设置通槽,同一个所述第一防锈液喷头单元的所述第一防锈液喷头的通槽均平行于该第一防锈液喷头所连通的所述第一防锈输液管的轴线,所述第一高温烘干部具有从外部通入高温气体的第一气体通入口、向外部排出高温气体的第一气体排出口,所述第一气体通入口、所述第一气体排出口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壁,高温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体通入口通入、所述第一气体排出口排出、外部进行油气分离后并再次通过所述第一气体通入口进入所述第一高温烘干部实现循环使用,所述第二防锈液喷淋部包括若干个第二防锈液喷淋单元,多个所述第二防锈液喷淋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上方及下方,所述第二防锈液喷淋单元包括一根第二防锈输液管与连通该第二防锈输液管的多个所述第二防锈液喷头,多根所述第二防锈输液管均平行于所述传送带且垂直于所述传送带的行进方向平行设置,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多个所述第二防锈液喷头均垂直朝向所述传送带设置,位于所述传送带下方的所述第二防锈液喷头与水平线的夹角为锐角,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防锈液喷淋单元的所述第二防锈液喷头与水平线的夹角相同且朝向相反,所述第二防锈输液管为金属直管,该第二防锈输液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且与外部的防锈液储存装置连通,防锈液通过所述第二防锈输液管注入每个所述第二防锈液喷头,多个所述第二防锈液喷头在所述第二防锈输液管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二防锈液喷头外形呈圆柱状,该第二防锈液喷头的端面上设置通槽,同一个所述第二防锈液喷头单元的所述第二防锈液喷头的通槽均平行于该第二防锈液喷头所连通的所述第二防锈输液管的轴线,所述第二高温烘干部具有从外部通入高温气体的第二气体通入口、向外部排出高温气体的第二气体排出口,所述第二气体通入口、所述第二气体排出口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上,高温气体通过所述第二气体通入口通入、所述第二气体排出口排出、外部进行油气分离后并再次通过所述第二气体通入口进入所述第二高温烘干部实现循环使用,所述防锈喷涂部包括若干个防锈喷头单元,多个所述防锈喷头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上方及下方,所述防锈喷头单元包括一根输油管与多个连通该输油管的所述防锈喷头,多个所述输油管平行于所述传送带且垂直于所述传送带的行进方向设置,所述输油管为金属直管,所述输油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且与外部防锈油储存装置连通,防锈油通过所述输油管注入每个所述防锈喷头,所述防锈喷头单元的所述防锈喷头均匀分布在所述输油管上,所述防锈喷头外形为圆柱状,所述防锈喷头表面设置有两个凸起喷嘴及若干个直径不同的喷孔,每个所述凸起喷嘴上各设置有一个顶部喷孔,所述吹干部包括吹干风机,呈长条状的所述吹干风机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上方并与所述传送带相互平行设置,表面具有长方形出风口的所述吹干风机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传送带行进方向设置,所述出风口开口的朝向与所述传送带的行进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用于槽型薄板螺母的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所述槽型薄板螺母置于所述传送带的始端;步骤S2,所述槽型薄板螺母在所述清洗液喷淋部使用清洗液进行初步清洗,清洗液温度为50~60℃,清洗液喷淋压强为0.6~0.8MPa,得到预清洗零件;步骤S3,所述预清洗零件在所述超声清洗部使用清洗液进行深度清洗,清洗液温度为50~60℃,得到深度清洗零件;步骤S4,所述深度清洗零件在所述第一防锈液喷淋部使用防锈液进行初步喷淋防锈液,防锈液温度为50~60℃,防锈液喷淋压强为0.6~0.8MPa,得到初次防锈零件;步骤S5,所述初次防锈零件在所述第一高温烘干部进行初次烘干,得到初次烘干零件;步骤S6,所述初次烘干零件在所述第二防锈液喷淋部使用防锈液进行二次喷淋防锈液,防锈液温度为50~60℃,防锈液喷淋压强为0.6~0.8MPa,得到二次防锈零件;步骤S7,所述二次防锈零件在所述第二高温烘干部进行二次烘干,得到二次烘干零件;步骤S8,所述二次烘干零件在所述防锈喷涂部喷淋防锈油,得到防锈完成零件;步骤S9,所述防锈完成零件在所述吹干部进行吹干处理,得到最终零件;步骤S10,所述槽型薄板螺母清洗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4066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化工仪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槽型薄板螺母的清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