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0209.4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5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超;唐建国;苏宝泽;刘继宪;焦吉庆;李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9/24 | 分类号: | D01F9/24;D01F9/17;H01G11/24;H01G11/48;H01G11/86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陈桂玲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备方法,将聚氧化乙烯(PEO)加入到已均匀分散有碳纳米管(CNT)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溶解,再加入两亲性共聚物PEG‑PPG‑PEG拌均,随后加入木质素,待完全混合均匀后冷冻干燥,得到木质素/PEO/PEG‑PPG‑PEG/CNT复合材料;将所得复合材料加入熔融纺丝机中纺丝,得到木质素/PEO/PEG‑PPG‑PEG/CNT复合纤维;将所得复合纤维置于管式炉中进行碳化,得到熔纺木质素基碳纤维电极即为可穿戴超级电容器电极。该电极具有导电性能好、比表面积大、介孔结构连续且可控、可编织性强等优点,可进行连续规模化生产,市场开发和应用前景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超级 电容器 电极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可穿戴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备方法,步骤是:(1)将聚氧化乙烯(PEO)在60~100℃下加入到已均匀分散有碳纳米管(CNT)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完全溶解后加入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PEG‑PPG‑PEG)两亲性共聚物,充分搅拌,随后加入木质素,待完全混合均匀后冷冻干燥12h以上,得到木质素/PEO/PEG‑PPG‑PEG/CNT复合材料;其中:上述聚氧化乙烯(PEO)的粘均分子量为5×105~7×106,添加量为固体总质量的0.5~30%;上述碳纳米管(CNT)的添加量为固体总质量的0.1~3%;上述PEG‑PPG‑PEG的数均分子量为1×103~2×104,添加量为固体总质量的0.05~10%;上述木质素为硫酸盐硬木木质素,其S结构单元含量和G结构单元含量比值大于2,且结构单元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β‑β和β‑O‑4;木质素的添加量为固体总质量的57~99.35%;(2)将制得的复合材料加入到熔融纺丝机中进行纺丝,纺丝温度为190~240℃,喷丝板规格为0.2mm×10f,纺丝速度为100~6000m/min,得到木质素/PEO/PEG‑PPG‑PEG/CNT复合纤维;(3)将制得的复合纤维置于管式炉中,以0.01~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40~270℃,恒温处理1~6h;然后以0.25~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0~2000℃进行碳化,时间为0.5~12h,得到熔纺木质素基碳纤维电极即为可穿戴超级电容器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4020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