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氰化物废水电镀预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2795.3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6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珂;李军;钱云辉;马衍乾;袁顺龙;营欢;屠焱;肖红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欣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朱晓珂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18;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氰化物废水电镀预处理工艺,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含氰化物废水电镀预处理工艺,包括电镀废水沉滞分流、悬液破络处理、浊液破氰预处理、浊液分散破氰、破氰废水过滤和分处理废水中和过程,电镀废水沉滞分流,将电镀废水排入初级沉淀池,进行沉滞分流,沉淀池一端与废水引流设备连接,可以实现便于对待净化处理的电镀废水进行初级处理,降低电镀废水中氰化物的浓度,同时便于含有氰化物的电镀废水与中和反应剂的快速结合,增强中和反应的反应效果,减少中和反应剂的反应等待时间,从而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同时减少采用电解处理技术破氰需要的设备成本和运营费用。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废水 电镀预处理 氰化物废水 破氰 中和反应剂 氰化物 分流 浊液 废水 预处理 废水处理技术 初级沉淀池 初级处理 处理效率 电解处理 反应效果 废水中和 净化处理 快速结合 破氰废水 设备成本 引流设备 运营费用 中和反应 沉淀池 破络 悬液 过滤 | ||
【主权项】:
1.一种含氰化物废水电镀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电镀废水沉滞分流,将电镀废水排入初级沉淀池,进行沉滞分流,沉淀池一端与废水引流设备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悬液分流管和浊液分流管;步骤二:悬液破络处理,将部分经过初级沉淀的电镀废水经由悬液分流管排入破络处理池,向破络处理池内投入碱化反应剂,待碱化反应剂与电镀废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络合还原剂,对电镀废水内的络合物进行初级处理,反应时间20‑50分钟;步骤三:浊液破氰预处理,将从沉淀池内经由浊液分流管排出的电镀废水排放至破氰反应池,在破氰反应池内添加碱性还原剂,待破氰反应池内的电镀废水碱性提升至10‑11后,再向反应池内添加氯系氧化剂,反应时间10‑30分钟;步骤四:浊液分散破氰,检测氯系氧化剂处理后的电镀废水的酸碱值,使用碱性还原剂调节电镀废水酸碱值至中性,向破氰反应池内添加破氰专性菌球,使用加热装置对破氰反应池内的电镀废水进行加热,待破氰专性菌球在电镀废水内分解后,待其反应2‑4h;步骤五:破氰废水过滤,在破氰反应池排水端设有分级格栅过滤机构,使经过破氰处理的电镀废水经由分级格栅过滤机构流入破络处理池;步骤六:分处理废水中和,将经由破氰反应池排出的电镀废水与破络处理池排出的电镀废水混合,使用混合装置,使其混合2‑3h后排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欣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朱晓珂,未经宁波欣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朱晓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0279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