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端热环境下人体生理安全监测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6223.0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1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徐雅文;朱能;种道坤;张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10/20 | 分类号: | G16H10/20;G16H50/70;A61B5/01;A61B5/0205;A61B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极端热环境下人体生理安全监测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三个主要步骤。将环境及劳动类型组合为六种劳动工况,进一步细化极端热环境下人体生理安全监测所得数据的适用条件。人体生理安全监测数据包括生理数据与主观感觉数据,其目的是综合考虑人体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理与心理反应。数据库应完整记录受试者监测参数随劳动时间的变化值,最后判断人体在所处环境及劳动工况下的安全劳动时间。该数据库的建立旨在为极端热环境下不同劳动工况的作业人员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安全劳动时间建议,降低生产安全危险的发生。同时也方便以后对热反应的其它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监测 人体生理 热环境 数据库 劳动 数据管理 安全危险 基础资料 极端环境 监测参数 降低生产 劳动类型 生理数据 适用条件 数据包括 数据录入 完整记录 心理反应 主观感觉 综合考虑 数据处理 热反应 细化 安全 研究 | ||
【主权项】:
1.极端热环境下人体生理安全监测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计算机中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具体步骤为:(1)划分劳动类型,然后建立数据库;劳动类型的划分方法为:将高温高湿环境、高温干湿环境分别与低、中、高三种劳动强度进行组合形成六种劳动工况组合;其中高温环境是指生产环境温度在32℃及以上或生活环境温度在35℃及以上的环境;高湿环境是指空气相对湿度在60%及以上的环境;干湿环境是指空气相对湿度在40%以下的环境;所述的低、中、高三种劳动强度的划分根据ACGIH的劳动强度分级标准;(2)将多个受试者的基本生理参数录入数据库,所述的基本生理参数包括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3)根据步骤一中劳动工况组合类型确定受试者所属的劳动类型,然后对受试者生理数据以及主观感觉数据随劳动时间的变化值进行监测并录入数据库,若受试者满足下列两种情况之一时的劳动时长为最终的安全劳动时长并录入数据库:第一种情况:当受试者任意一项生理数据达到危险值上限时的劳动时长;第二种情况:受试者主观判断认为需要停止劳动时的劳动时长;所述的受试者的主观感觉数据包括热感觉评价和热舒适评价,热感觉评价采用ASHRAE0‑7分评级标度打分,热舒适评价采用PMV评级标度打分;步骤二、数据处理,具体步骤为:(1)对不同受试者在相同劳动工况类型下的多个设定采样时刻时的各生理监测数据、热感觉评价以及热舒适评价分别求算数平均值,然后将随劳动时间变化的各样本数据的算数平均值分别存入数据库;(2)根据配对样本T检验法统计相同劳动工况组合下个体间差异性,对有显著性差异者进行标记,然后在数据库中查找显著性差异者的基本生理参数信息;步骤三、数据管理;(1)重复步骤一中的第二步将新受试者的基本生理参数录入数据库;(2)根据配对样本T检验法将新受试者的基本生理参数与数据库中样本的基本生理参数进行比对,若数据库中存在与新受试者的基本生理参数基本相似的参数,则以数据库中最为相似的样本作为待测者的参考模式,即参考数据库中相似样本在该劳动工况下生理、主观感觉参数随劳动时间的变化值,预测其最终安全劳动时长。若数据库中无最为近似的基本生理参数,则读取数据库中同劳动工况下的各样本数据的平均值,然后以数据库样本平均生理参数达到所述的危险值上限或者平均主观判断要求停止劳动时的劳动时长作为对新受试者在所处环境工况下的安全劳动时间的预测;同时依次重复步骤一中的第三步以及步骤二中的第一步将新受试者的测量数据分别加入相应的各样本数据中求算数平均值后存入数据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8622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结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智能型健康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