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异位生物絮团培育和原位硝化的复合对虾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1652.9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8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陆诗敏;刘兴国;刘翀;车轩;唐荣;顾兆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20 | 分类号: | A01K61/20;A01K61/59;A01K6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胡永宏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异位生物絮团培育和原位硝化的复合对虾养殖系统,其主要包括对虾养殖池、幼虾培育池、沉淀池、反硝化池、流化床和微电脑控制系统,幼虾培育阶段以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处理养殖尾水为主,养殖中后期以原位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去除养殖水体氮素为主,同时辅以异位生物絮团技术去除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不仅养殖溶氧风险可控,而且还可以用生物絮团异位培育浮游动物,喂食对虾,提高饲料利用率,平衡对虾营养;和单一生物絮团养虾系统相比,本发明增氧能耗降低30%以上,饵料利用率可提高10‑15%,并且养殖全程可将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控制在安全浓度范围以内,养殖风险小,适合大规模对虾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生物 培育 原位 硝化 复合 对虾 养殖 系统 | ||
【主权项】:
1.基于异位生物絮团培育和原位硝化的复合对虾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斜板填料的沉淀池(3)、对虾养殖池(1)、幼虾培育池(4)、反硝化池(5)和微电脑控制系统(6);其中:所述对虾养殖池(1)中央设有流化床(2),所述流化床(2)内置悬浮填料、曝气盘和气提装置,且所述对虾养殖池(1)外壁上沿与所述流化床(2)外壁上沿持平;所述曝气盘和所述气提装置均由鼓风机提供气体,促进所述流化床(2)内外水体不断交换,驱动所述对虾养殖池(1)内水体圆周运动,养殖代谢废物和残饵随水流汇集至所述对虾养殖池(1)中央,经位于所述对虾养殖池(1)底部带滤网的排水口和管道,由潜水泵Ⅰ泵入所述幼虾培育池(4)内,养殖结束时所述对虾养殖池(1)中尾水可通过中央排水口和管道进入排水井(7);所述沉淀池(3)上部呈圆筒状、底部呈圆锥状,内置斜板填料;所述沉淀池(3)的侧面上部设有溢水口,所述沉淀池(3)圆筒状底侧设有进水口,所述沉淀池(3)圆锥状底部设有排污口,连接管道和管道泵Ⅱ,所述管道泵Ⅱ由所述电脑控制系统(6)控制,按照所述电脑控制系统(6)设定程序自动开启‑关闭,将所述沉淀池(3)底部污水间歇性泵入所述反硝化池(5)中,养殖结束或进行系统维护时所述沉淀池(3)中尾水可通过排污口和管道进入排水井(7);所述幼虾培育池(4)上侧设有溢水口,内置纳米曝气管;所述幼虾培育池(4)由所述潜水泵Ⅰ不断泵水,水体溢出时可经溢水口、管道和所述沉淀池(3)进水口进入所述沉淀池(3),经所述斜板填料处理后水体经所述沉淀池(3)溢水口和管道进入所述养殖池(1),完成循环;养殖结束时所述幼虾培育池(4)中尾水可通过中央排水口、管道进入排水井(7);所述幼虾培育池(4)内纳米曝气管可给所述幼虾培育池(4)中水生生物提供足够溶解氧,还可保持所述幼虾培育池(4)内生物絮团始终呈悬浮状态;所述反硝化池(5)设有潜水泵Ⅲ(10)、水压测试探头、搅拌装置、气泵和纳米曝气盘;其工作过程均由所述微电脑控制系统(6)自动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8165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