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系针状焦原料预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4882.2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7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赵亮富;郭少青;冯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中科化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5/02 | 分类号: | C10B55/02 |
代理公司: | 太原中正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6 | 代理人: | 焦进宇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综改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煤系针状焦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系针状焦原料预处理工艺,具体步骤如下:煤系针状焦原料、煤系溶剂和石油系溶剂共同搅拌,沉降,并分为重相和轻相,重相抽出并外送,轻相蒸馏,蒸馏后的气相一部分作为塔顶回流,另一部分作为循环溶剂返回混合罐,低喹啉不溶物沥青与供氢溶剂在加氢反应器内进行加氢反应,加氢后的物料送入精馏塔,一部分作为塔底回流,另一部分送入精馏塔底混合罐,部分脱氢溶剂气相由精馏塔顶经冷凝器冷却后流入精馏塔顶罐,一部分作为精馏塔顶回流,另一部分与氢气一起经加热炉加热后送入供氢溶剂加氢反应器,重新加氢后的供氢溶剂经过气液分离器分为气相循环氢气和液相循环供氢溶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系 针状 原料 预处理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煤系针状焦原料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煤系针状焦原料、煤系溶剂和石油系溶剂共同加入混合罐内,在90℃‑150℃的温度范围内搅拌混合0.5h‑3h,将混合后物料送入沉降槽后静置沉降3h‑16h;步骤二:混合物料在沉降槽内分为重相和轻相,重相由沉降槽底部抽出外送,轻相由沉降槽上部抽出;步骤三:轻相经过加热炉A升温到100℃‑180℃,升温后的物料送入真空度为80%‑95%的真空蒸馏塔中部,90℃‑160℃的塔顶气相经冷凝器冷却后流入真空蒸馏塔顶罐内,一部分作为塔顶回流,一部分作为循环溶剂返回混合罐;步骤四:95℃‑175℃的低喹啉不溶物沥青,由真空蒸馏塔底送入精馏塔底混合罐内,低喹啉不溶物沥青在混合罐内与供氢溶剂共同经加热炉B升温到390℃‑440℃,并送入沥青加氢反应器底部,在380℃‑435℃的沥青加氢反应器内进行加氢反应;步骤五:加氢反应后的物料由沥青加氢反应器顶部输出后送入精馏塔,一部分位于精馏塔底380℃‑420℃的氢化沥青作为塔底回流,另一部分氢化沥青作为氢化精制沥青送焦化工序;步骤六:185℃‑260℃的部分脱氢的供氢溶剂气相由精馏塔顶经冷凝器冷却后流入精馏塔顶罐,一部分供氢溶剂作为精馏塔顶回流,另一部分供氢溶剂与氢气一起经加热炉C升温到280℃‑360℃后送入供氢溶剂加氢反应器原料入口,在280℃‑360℃、3Mpa‑10Mpa、空速0.5h‑1‑2h‑1、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部分脱氢的供氢溶剂发生加氢反应;步骤七:重新加氢后的供氢溶剂由供氢溶剂加氢反应器底部输出,经气液分离器分为气相循环氢气和液相循环供氢溶剂,气相循环氢气外送并经循环氢压缩机加压后重新送入供氢溶剂加氢反应器,液相循环供氢溶剂送入精馏塔底混合罐,在此与精馏塔底氢化精制沥青混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中科化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中科化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7488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