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滇牡丹培育齐苗、壮苗的分段式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4936.7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4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苏泽春;薛润光;李兆光;和桂青;程远辉;王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4/28;A01G24/15;A01C1/00;A01G24/20;A01C21/00;A01G24/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4199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滇牡丹齐苗、壮苗的分段式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种子的采集、种子的催芽、根系培养、水洗分拣、苗床育苗、苗期管理、炼苗移栽。该方法适用于当年采收的成熟种子。播种前用清水浸泡22~24小时,然后在10℃人工气候箱中培养50~70天,待种子长出3㎝以上的芽,将牡丹转移到温室大棚中用基质Ⅰ进行根系培养,根系培养需要20~30天,经根系培养后,用水洗分拣法将牡丹分为三个不同等级,等级一为根系发达并长有子叶的,等级二为无子叶但根系发达的,等级三为无子叶但根系不发达的,分拣出的牡丹分类别进行后期育苗培育,并按不同等级进行水分管理和肥料管理。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牡丹种子的出芽率达98.5%,水洗分级后进行培育,每个等级的牡丹均能保证100%成苗,相同等级的牡丹具有苗齐、苗壮等优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丹 培育 壮苗 段式 育苗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滇牡丹齐苗、壮苗的分段式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种子的采集、种子的催芽、根系培养、水洗分拣、苗床育苗、苗期管理、移栽定植;具体步骤如下:1)种子的采集:9~10月份,采摘成熟的滇牡丹果实,剥去外壳,水选后留饱满的种子,晾干待用;2)种子的催芽:将种子清洗干净后,用清水浸泡22~24小时,待用;牡丹催芽使用的苗床为沙床,在长54㎝、宽28㎝、深度4.5㎝无孔育苗盘中先装入3㎝厚度的河沙,然后将浸泡好的种子均匀铺在沙面上,轻轻震动使种子表面附着一层薄薄的河沙,再在种子上面铺一层1㎝厚的河沙,最后用喷壶均匀喷水,使河沙湿度保持在20%~25%之间;种子播好后放入10℃人工气候培养箱中进行暗箱培养,人工气候培养箱内湿度控制在30%;培养期间实时观察育苗盘内河沙湿度,水分过低时及时用喷壶喷水补给,直至种子长出3cm以上的芽,所述河沙的规格为过2mm孔径铁筛的细沙,过筛后用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淘洗干净后,将沙摊平暴晒36h,使用前用多菌灵500倍液喷洒消毒;种子催芽时间为50~70天;3)根系培养:根系培养在温室大棚内进行,苗床采用基质Ⅰ作为营养土基料,在长42cm、宽42cm、深度5cm的有孔育苗盘中装入3㎝厚度的育苗基质Ⅰ,将出芽的牡丹种子小心取出,按顺序放在育苗基质Ⅰ上,放好后在种子上先覆盖一层基质Ⅰ,将育苗盘轻轻抬至10~15㎝高度,然后松手,让育苗盘自然下落,使基质Ⅰ在重力作用下填满空隙,并让基质Ⅰ与芽充分接触,如此反复2~3次后,用基质Ⅰ铺满育苗盘,最后在基质Ⅰ表面喷适量的水,将基质Ⅰ含水量调节到60%~70%之间,并将处理好的有孔育苗盘按4盘一排整齐摆放到温室大棚内;为了下一阶段取种子(苗)时不伤及根系,在有孔育苗盘底部要铺一层厚5㎝的基质Ⅰ;当催芽长出牡丹的下胚轴就能长至7~10㎝,并伴有须根发生,部分种子开始长出一片子叶时,根系培养就基本完成;根系培养时间为20~30天;所述基质Ⅰ为纯天然草炭土与蛭石按5:1重量比配置而成,使用前用多菌灵500倍液喷洒消毒;4)水洗分拣:整盘取出根系培养有孔育苗盘,在装有清水的大盆中轻柔地反复荡漾,淘去基质Ⅰ,将盘中的牡丹小心取出并按3个等级进行分拣,等级一为根系发达并长有子叶的,等级二为无子叶但根系发达的,等级三为无子叶但根系不发达的,分拣出的牡丹分类别进行后期育苗培育;分拣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照射,分拣好后用湿毛巾盖好;分拣出的苗要及时种到育苗床;5)苗床育苗:育苗在温室大棚内进行,苗床采用基质Ⅱ作为营养土基料,在地表先铺一层无纺布,然后在无纺布上铺一层40㎝厚的基质Ⅱ,理成高厢,厢面宽1m;在厢面上打倒圆锥形小孔,孔径5㎝、孔深10㎝,孔距为20㎝×20㎝;将水洗分拣出的育苗材料按一穴一株(粒)轻放到穴中,根部朝下;用过2㎝孔径筛子的基质Ⅱ作为孔穴的填充物;等级一的牡丹苗,填充孔穴时用手将苗扶正,然后小心填充过筛的基质Ⅱ,轻轻压实后喷水至苗床整体湿透;等级二、等级三的牡丹,对孔穴填充基质Ⅱ时,先填充少量的过筛的基质Ⅱ,然后喷适量的水,让基质Ⅱ在水的作用下与下胚轴充分接触,最后再用过筛的基质Ⅱ填充至穴满,喷水至苗床整体湿透;为降低厢面水分蒸腾速率,在厢面上覆盖一层厚5㎝的松针,并在厢面上方3m处用遮阳网遮阴,直至种子成苗出圃;所述基质Ⅱ为黑壤土和腐熟的羊粪肥按4:1的重量比配置而成,使用前用多菌灵500倍液喷洒消毒,每立方基质Ⅱ拌入25g纯氮、50g纯磷和25g纯钾作为底肥;6)苗期管理:①水分管理,等级一的牡丹,牡丹从种于育苗床之日起的15天,每天早上9点~10点均要进行浇水,使苗床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70%之间为宜,15天以后可适当控制水分,但苗床土壤湿度不能低于30%,竖年立春过后,2月份~5月份,每间隔15天补水1次,6月份~8月份,云南进入雨热同季时节,空气湿度较大,每间隔30天补水1次,9月份~10月份,浇水改为每间隔15天补水1次,11月份可炼苗出圃;等级二和等级三的牡丹在一年后才会出苗,牡丹从种于育苗床之日起的15天,每天早上9点~10点均要进行浇水,使苗床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70%之间为宜,15天以后可适当控制水分,但苗床土壤湿度不能低于30%,从种于苗床后的15天至第2年立春前,苗床土壤水分控制在30%~40%之间即可,第2年立春后连续浇水7~10天,使土壤水分保持在60%~70%之间,2月份~5月份,每间隔15天补水1次,6月份~8月份,每间隔30天补水1次,9月份~10月份,浇水改为每间隔15天补水1次,11月份可炼苗出圃;②肥料管理,等级一的牡丹移到苗床后的15天,应进行叶面肥的喷施,在冬季降温前可再喷施一次,叶面肥采用1~1.5%浓度的尿素肥;等级二和等级三的牡丹在2年后都长出第1片真叶时,可对牡丹苗喷施一次叶面肥,在第2年冬季降温前统一再喷施一次叶面肥,叶面肥采用1~1.5%浓度的尿素肥;等级三的牡丹在第一次施肥后的60天再多喷施一次叶面肥;7)炼苗移栽:等级一的牡丹在播种后的10~11个月可进行移栽,等级二、等级三的牡丹可在播种后18~22个月进行移栽;移栽前30天要进行炼苗,炼苗头10天温棚早揭晚盖,第10~20天温棚全部敞开,第20~25天早上9点揭开遮阳网,中午14点盖好遮阳网,第25~30天,早上揭开遮阳网,中午14点盖一半遮阳网,第30以后,遮阳网全出揭开,让牡丹苗完全适应外部自然环境条件;起苗时,从一头拉动无纺布,使苗床基质土松动,然后用小铲将苗轻轻用力撬起,小心将土垡打散,10~20株扎把,根部朝里的对放于搬运框内,每层间放上打湿的报纸2~3张,顶层用4~5张报纸封严并浇水使报纸湿透;从取苗到种苗下地,时间间隔最好不要超过48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6493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杏树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石漠化地区的造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