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碳复合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5157.0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0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文;张培云;赵航;黄朝晖;刘艳改;房明浩;闵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D01F9/22 | 分类号: | D01F9/22;D01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孙进华;吴林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系一种石墨烯‑碳复合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纤维材料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纺丝溶液。将一定量的氧化石墨烯(GO)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将一定量的聚丙烯腈粉末加入GO/DMF溶液中,磁力搅拌待PAN完全溶解配制成纺丝溶液。(2)离心纺丝。将纺丝溶液至于离心容器中,调节转速进行离心纺丝。将收集到的PAN/GO纤维置于60℃的干燥箱中烘干30min。(3)预氧化和碳化。将PAN/GO纤维置于管式炉中空气气氛下进行预氧化,280℃保温3h。之后在氮气气氛下进行高温碳化。碳化温度900℃,保温2h。持续通入氮气冷却至室温,得到石墨烯‑碳复合微纳米纤维。该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比电容高、产量大、成本低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复合 纳米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石墨烯‑碳复合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纺丝溶液的制备首先,用滴管量取不同质量的DMF溶液加入容量为15ml的玻璃试剂瓶中,用分析天平称量2.0wt%的GO溶解于DMF溶液中,超声振荡lh;待DMF/GO完全分散后,再称量12wt%聚丙烯腈(PAN)粉末缓慢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开始搅拌。磁力搅拌器台面温度为50℃,磁力搅拌24h,PAN完全溶解后配成纺丝溶液。(2)离心纺丝将搅拌好的纺丝液超声震荡30min,将纺丝溶液缓慢注入离心纺丝容器中,调节纺丝参数进行离心纺丝。将上述离心纺丝收集的形貌和结构良好的GO/PAN维纳米纤维置于玻璃皿中在60℃的干燥箱中烘干30min。(3)纤维的预氧化处理将纺丝得到的GO/PAN微纳米纤维置于管式炉在空气气氛中进行预氧化,以1℃·min‑1的升温速率从25℃升至280℃并恒温预氧化3h,除去有机溶剂,预氧化完成后,GO/PAN微纳米纤维颜色变成了黑色。(4)纤维的碳化处理将预氧化处理的纤维放在瓷舟中,置于真空管式炉内,在氮气的保护下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待30min将管内的气体基本排除干净后,以5℃/min的速率从室温升温至600℃,再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2h进行碳化,最后持续通入氮气冷却至室温,得到碳纳米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5515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