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百/千兆自适应光以太网物理层实现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2960.2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4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涛;牛健;黄鸣宇;杨经超;尹亮;赫嘉楠;王放;祁升龙;芦翔;栗磊;梁亚波;陈小乾;朱贤宝;王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凯默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931 | 分类号: | H04L12/931;H04L12/935;H04Q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千兆自适应光以太网物理层实现电路,包括光模块,还包括网速自动识别模块和接收过程物理层模块,网速自动识别模块用于确定当前光通信的速率信息;接收过程物理层模块包括数据流多次采样模块和数据流复原模块,数据流多次采样模块用于生成八个频率相同且采样沿的相位依次相差45度的采样时钟进行采样获得采样数据集合,数据流复原模块用于根据采样数据集合生成复原点数据集。本发明通过相位相差45度的八个采样时钟对接收光模块的接收端获得的串行接收数据进行采样,通过自适应识别串行接收数据的bit的持续时间段中部的采样沿,进而获得串行接收数据准确的bit值,提高了采样精度和数据传输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千兆 自适应 以太网 物理层 实现 电路 | ||
【主权项】:
1.一种百/千兆自适应光以太网物理层实现电路,包括光模块(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速自动识别模块(1)和接收过程物理层模块(2),网速自动识别模块(1),用于访问光模块(11)内部的速率模式寄存器,确定当前光通信的速率信息;接收过程物理层模块(2)包括数据流多次采样模块(4)和数据流复原模块(5),数据流多次采样模块(4),用于接收光模块(11)的接收端获得的串行接收数据,用于根据当前光通信的速率信息,生成八个频率相同且采样沿的相位依次相差45度的采样时钟,采样时钟的周期长度为2倍的串行接收数据的一个bit的持续时间,八个相位依次相差45度的采样沿依次分布在串行接收数据的两个相邻bit的持续时间内,八个相位依次相差45度的采样沿获得的采样数据为一个采样数据集合,数据流复原模块(5),用于接收数据流多次采样模块(4)发送的采样数据集合,定义中心采样数据为位于串行接收数据的bit的持续时间段中部的采样沿获得的采样数据,每个采样数据集合包括两个分别对应串行接收数据的两个相邻bit的中心采样数据,根据当前的两个中心采样数据确定下次接收的采样数据集合的两个中心采样数据,当前的两个中心采样数据即为串行接收数据相邻的bit的值,采样获得的串行接收数据的各个bit的值构成复原点数据集,定义当前接收的采集数据集合为D0_0、D45_0、D90_0、D135_0、D180_0、D225_0、D270_0、D315_0,上次接收的采集数据集合为D0_1、D45_1、D90_1、D135_1、D180_1、D225_1、D270_1、D315_1,上上次接收的采集数据集合为D0_2、D45_2、D90_2、D135_2、D180_2、D225_2、D270_2、D315_2,下次接收的采集数据集合为D0_3、D45_3、D90_3、D135_3、D180_3、D225_3、D270_3、D315_3,若当前的中心采样数据分别为D45_0和D225_0,采样位置判决逻辑E0=((D0_2⊕D45_2)||(D180_2⊕D225_2))=1成立,则下次接收的采样数据集合的中心采样数据分别为D90_3和D270_3;若当前的中心采样数据分别为D45_0和D225_0,采样位置判决逻辑E1=((D45_2⊕D90_2)||(D225_2⊕D270_2))=1成立,则下次接收的采样数据集合的中心采样数据分别为D0_3和D180_3;若当前的中心采样数据分别为D90_0和D270_0,采样位置判决逻辑E2=((D90_2⊕D135_2)||(D270_2⊕D315_2))=1成立,则下次接收的采样数据集合的中心采样数据分别为D45_3和D225_3;若当前的中心采样数据分别为D90_0和D270_0,采样位置判决逻辑E1=((D45_2⊕D90_2)||(D225_2⊕D270_2))=1成立,则下次接收的采样数据集合的中心采样数据分别为D135_3和D315_3;若当前的中心采样数据分别为D135_0和D315_0,采样位置判决逻辑E3=((D315_1⊕D0_2)||(D135_2⊕D180_2))=1成立,则下次接收的采样数据集合的中心采样数据分别为D90_3和D270_3;若当前的中心采样数据分别为D135_0和D315_0,采样位置判决逻辑E2=((D90_2⊕D135_2)||(D270_2⊕D315_2))=1成立,则下次接收的采样数据集合的中心采样数据分别为D0_3和D180_3;若当前的中心采样数据分别为D0_0和D180_0,采样位置判决逻辑E0=((D0_2⊕D45_2)||(D180_2⊕D225_2))=1成立,则下次接收的采样数据集合的中心采样数据分别为D135_3和D315_3;若当前的中心采样数据分别为D0_0和D180_0,采样位置判决逻辑E3=((D315_1⊕D0_2)||(D135_2⊕D180_2))=1成立,则下次接收的采样数据集合的中心采样数据分别为D45_3和D225_3,其中,⊕为异或运算符,||为或运算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凯默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凯默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3296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交换机
- 下一篇:一种光纤接入数字程控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