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井下安全逃生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3731.4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6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禹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立立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逃生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矿用井下安全逃生设备,可以适用于通道松塌,矿井坍塌等突发的危险状况,包括固定机构、底座、墙壁、封顶机构、快速开启门和万向旋转吊环,受难人员一个动作无需停留即可快速进入本发明内,得到保护,当落体将门掩盖,逃生通道的下端被填埋,门打开将存在危险,受难人员可以从顶板脱离本发明,当落体将本发明也掩盖,需要等待外界救援人员施救时,只需在本发明内等待即可,本发明墙壁主体上挂有食物、水和氧气瓶等求生用物品,若人员在逃生通道内有危险时,外界人员不便于下降施救,可以单人在本发明内操作,将本发明与地面分离,用悬吊设备通过万向旋转吊环将本发明悬吊出去。 | ||
搜索关键词: | 逃生设备 井下安全 逃生通道 万向旋转 悬吊 吊环 墙壁 氧气瓶 掩盖 封顶机构 固定机构 快速开启 危险状况 门打开 填埋 下端 底座 坍塌 矿井 救援 停留 脱离 | ||
【主权项】:
1.一种矿用井下安全逃生设备,包括固定机构(1)、底座(2)、墙壁(3)、封顶机构(4)、快速开启门(5)和万向旋转吊环(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触地板(1-1)、螺栓孔(1-2)、放置壳(1-3)、贯穿孔Ⅰ(1-4)、连接构件(1-5)、锁卡构件(1-6)和触发构件(1-7),触地板(1-1)的四角上均设置有螺栓孔(1-2),触地板(1-1)上固定连接有放置壳(1-3),放置壳(1-3)上设置有贯穿孔Ⅰ(1-4),连接构件(1-5)包括连接构件主体(1-5-1)、贯穿孔Ⅱ(1-5-2)、贯穿键槽(1-5-3)、限位孔(1-5-4)和键槽(1-5-5),连接构件主体(1-5-1)的中端设置有贯穿孔Ⅱ(1-5-2)和贯穿键槽(1-5-3),连接构件主体(1-5-1)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孔(1-5-4)和两个键槽(1-5-5),连接构件主体(1-5-1)插在放置壳(1-3)内,贯穿孔Ⅰ(1-4)与贯穿孔Ⅱ(1-5-2)连通,锁卡构件(1-6)包括楔形柱体(1-6-1)、键Ⅰ(1-6-2)、锁卡柱(1-6-3)和弹簧Ⅰ(1-6-4),楔形柱体(1-6-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键Ⅰ(1-6-2),楔形柱体(1-6-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锁卡柱(1-6-3),锁卡柱(1-6-3)上套有弹簧Ⅰ(1-6-4),弹簧Ⅰ(1-6-4)的右端固定连接在楔形柱体(1-6-1)的左端,锁卡构件(1-6)设置有两个,两个锁卡柱(1-6-3)分别滑动连接在贯穿孔Ⅱ(1-5-2)的左右两端,两个键Ⅰ(1-6-2)分别滑动连接在贯穿键槽(1-5-3)的左右两端,两个弹簧Ⅰ(1-6-4)的外端均与放置壳(1-3)固定连接,触发构件(1-7)包括楔形柱(1-7-1)、螺纹孔(1-7-2)、键Ⅱ(1-7-3)和三角构件(1-7-4),楔形柱(1-7-1)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孔(1-7-2),楔形柱(1-7-1)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键Ⅱ(1-7-3),楔形柱(1-7-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三角构件(1-7-4),楔形柱(1-7-1)滑动连接在限位孔(1-5-4)内,两个键Ⅱ(1-7-3)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键槽(1-5-5)内,三角构件(1-7-4)位于两个楔形柱体(1-6-1)之间;/n所述底座(2)包括底板(2-1)和升降触发构件(2-2),底板(2-1)包括底板主体(2-1-1)和通过口(2-1-2),底板主体(2-1-1)的四角上均设置有通过口(2-1-2),升降触发构件(2-2)包括轴(2-2-1)、把手(2-2-2)、丝杠(2-2-3)和架台(2-2-4),轴(2-2-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2-2-2)和丝杠(2-2-3),轴(2-2-1)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架台(2-2-4)的上端,升降触发构件(2-2)设置有四个,四个架台(2-2-4)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主体(2-1-1)的四角上,四个连接构件主体(1-5-1)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底板主体(2-1-1)的下端,四个丝杠(2-2-3)分别螺纹连接在四个螺纹孔(1-7-2)内,四个楔形柱(1-7-1)分别穿过四个通过口(2-1-2);/n所述墙壁(3)包括墙壁主体(3-1)、门用口(3-2)和卡壳(3-4),墙壁主体(3-1)的后端设置有门用口(3-2),墙壁主体(3-1)内端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卡壳(3-4),卡壳(3-4)位于门用口(3-2)的右端,墙壁主体(3-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主体(2-1-1)的上端;/n所述封顶机构(4)包括顶板(4-1)、轴承座(4-2)、窗板(4-3)、自锁机构(4-4)和直线导轨Ⅰ(4-5),顶板(4-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轴承座(4-2),窗板(4-3)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轴承座(4-2)内,自锁机构(4-4)包括滑柱(4-4-1)、卡块(4-4-2)、锁头(4-4-3)、配合槽(4-4-4)、楔形滑块(4-4-5)、直线导轨Ⅱ(4-4-6)、连接梁(4-4-7)和弹簧Ⅱ(4-4-8),滑柱(4-4-1)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4-4-2)和锁头(4-4-3),锁头(4-4-3)的下端设置有配合槽(4-4-4),锁头(4-4-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楔形滑块(4-4-5),两个楔形滑块(4-4-5)的前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直线导轨Ⅱ(4-4-6)内,两个直线导轨Ⅱ(4-4-6)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梁(4-4-7)后端的左右两侧,滑柱(4-4-1)滑动连接在连接梁(4-4-7)内,卡块(4-4-2)位于连接梁(4-4-7)的前端,弹簧Ⅱ(4-4-8)套在滑柱(4-4-1)上,弹簧Ⅱ(4-4-8)位于连接梁(4-4-7)与锁头(4-4-3)之间,两个直线导轨Ⅱ(4-4-6)的上端和连接梁(4-4-7)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窗板(4-3)下端的后侧,顶板(4-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直线导轨Ⅰ(4-5),两个楔形滑块(4-4-5)的后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直线导轨Ⅰ(4-5)内,顶板(4-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墙壁主体(3-1)的上端;/n所述快速开启门(5)包括门(5-1)、开门机构(5-2)、特种锁(5-3)和合页(5-4),门(5-1)包括门主体(5-1-1)、限位口(5-1-2)、限位框(5-1-3)、横梁(5-1-4)、缺口(5-1-5)、固定轴(5-1-6)、转簧固定片(5-1-7)和转簧(5-1-8),门主体(5-1-1)上设置有限位口(5-1-2),限位框(5-1-3)固定连接在门主体(5-1-1)的前端,限位框(5-1-3)与限位口(5-1-2)连通,限位框(5-1-3)前端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横梁(5-1-4),缺口(5-1-5)设置在限位框(5-1-3)下端的右侧,固定轴(5-1-6)的后端固定连接在门主体(5-1-1)上,固定轴(5-1-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簧固定片(5-1-7),转簧(5-1-8)套在固定轴(5-1-6)上,转簧(5-1-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片(5-1-7)上,开门机构(5-2)包括推板(5-2-1)、卡板(5-2-2)、限位柱(5-2-3)、弹簧Ⅲ(5-2-4)、延伸块(5-2-5)和推动柱(5-2-6),推板(5-2-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卡板(5-2-2),卡板(5-2-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5-2-3),限位柱(5-2-3)上套有弹簧Ⅲ(5-2-4),卡板(5-2-2)下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延伸块(5-2-5),延伸块(5-2-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柱(5-2-6),推板(5-2-1)滑动连接在限位口(5-1-2)内,卡板(5-2-2)滑动连接在限位框(5-1-3)内,限位柱(5-2-3)滑动连接在横梁(5-1-4)内,弹簧Ⅲ(5-2-4)位于横梁(5-1-4)和卡板(5-2-2)之间,特种锁(5-3)包括管(5-3-1)、卡条Ⅰ(5-3-2)、卡条Ⅱ(5-3-3)和轨迹块(5-3-4),管(5-3-1)后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条Ⅰ(5-3-2),管(5-3-1)前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条Ⅱ(5-3-3),卡条Ⅱ(5-3-3)上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轨迹块(5-3-4),轨迹块(5-3-4)与推动柱(5-2-6)接触,管(5-3-1)滑动连接在固定轴(5-1-6)上,转簧(5-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管(5-3-1)的前端,卡条Ⅰ(5-3-2)的右端卡在卡壳(3-4)内,门主体(5-1-1)的左端通过多个合页(5-4)安装在墙壁主体(3-1)的后端,门主体(5-1-1)位于门用口(3-2)内;/n所述万向旋转吊环(6)设置有四个,四个万向旋转吊环(6)分别螺纹连接在顶板(4-1)的四角。/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立立,未经朱立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9373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缓冲防护功能的矿山自救设备
- 下一篇:一种煤矿应急救援逃生装置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