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海拔环境下铁脚麻肉鸡的人工孵化及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4250.0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1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梁尚根;谢洪武;王红琴;李红俊;杨旭;姚利金;幸更东;张先勤;郑绍敏;郑云川;贺子恒;李良华;罗海生;邓影华;李武学;田朝阳;杨灼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新广家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K41/04;A01K41/02;A01K41/06 |
代理公司: | 曲靖科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2 | 代理人: | 李继琼;郑兴平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玉溪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海拔环境下铁脚麻肉鸡的人工孵化及培育方法,涉及专门适用于动物的喂养饲料及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通过针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高海拔地区空气的的含氧量低,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密度越低,影响了胚蛋对氧气的利用率;高海拔地区二氧化碳的过渡流失,导致无法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温差变化较大,也不利于种蛋孵化;高海拔地区孵化过程中胚蛋含水量降低,不利于胚胎吸收卵黄和卵白中的营养物质,影响胚胎发育,实现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区进行孵化,入孵出苗率基本保持88%以上,比相同高海拔地区的其他同类公司提高4‑5%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 ||
搜索关键词: | 高海拔地区 高海拔环境 人工孵化 胚蛋 铁脚 肉鸡 孵化 胚胎吸收 温差变化 营养物质 影响胚胎 种蛋孵化 含氧量 海拔 出苗率 卵黄 二氧化碳 培育 氧气 喂养 升高 发育 饲料 成绩 生产 | ||
【主权项】:
1.高海拔环境下铁脚麻肉鸡的人工孵化及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种蛋的挑选和储存挑选种蛋并送到孵化室后,及时进行挑选验收,点清数量,严格按大头朝上,小头朝下,码于孵化盘上,挑选种蛋的技术标准如下:①形状、蛋壳颜色与厚薄:要求大小头明显,长度适中,过大、过小或畸型蛋不可选为种蛋,蛋壳颜色为褐色、白壳蛋、沙壳蛋或软壳蛋及破蛋不可选为种蛋;②表面清洁度:蛋壳应该干净,不能污染粪便,饲料及血迹;③选蛋时要严肃认真,轻拿轻放,避免损伤种蛋而造成损失;④种蛋挑选好后,应立即进行熏蒸消毒;二、孵化前的准备工作 ①孵化机的检查:孵化机在每一批入孵前都要检查孵化机工作是否正常,包括检查温、湿度控制系统,翻蛋系统,大风扇的转速及方向等;功能检查完毕后,将温度定在38℃,湿度设定到60%,风门打开到“1”档,让其升温,一般3‑4小时内可达所需温度,观察控制柜面板上的温度与门表温度计指示度数是否一致,若差0.2度以上应进行校正;②种蛋预热:将装满种蛋的蛋车先置于23℃左右的室内环境或孵化机中进行预热,在孵化机中预热时将孵化机门打开,不要开机加热;冬季要预热4小时左右,夏季要预热2小时左右;预热时要注意环境湿度,避免环境空气中水分冷凝在蛋表面,若出现种蛋表面水分凝结,则打开孵化机门,并开机让其运转两小时左右,使大风扇将蛋上的水分吹干,再进行消毒或进入正常孵化程序;三、进入孵化状态经过试机运行正常,控湿正确,即可按计划入孵;四、孵化期间的管理①孵化用温的掌握:孵化机的实际温度以实际场温平均值增减差值来确定:在实际场温小于20℃时,从孵化第1天到第18天,孵化机的温度从38.1℃逐步降至37.4℃,将整个孵化期按照 1~2天、3~6天、7~12天、13~15天、16~18天分为五个各阶段,每个阶段的温度是恒定的,前三个阶段相邻阶段的温差为0.1℃,第3阶段到第4阶段温差为0.3℃,第4阶段到第5阶段的温差为0.2℃;在实际场温为20℃~27℃时,从孵化第1天到第18天,孵化机的温度从38.0℃逐步降至37.3℃,将整个孵化期按照 1~2天、3~6天、7~12天、13~15天、16~18天分为五个各阶段,每个阶段的温度是恒定的,前三个阶段相邻阶段的温差为0.1℃,第3阶段到第4阶段温差为0.8℃,第4阶段到第5阶段的温差为0.3℃;在实际场温大于27℃时,从孵化第1天到第18天,孵化机的温度从37.9℃逐步降至37.3℃,将整个孵化期按照1~2天、3~6天、7~12天、13~15天、16~18天分为五个各阶段,每个阶段的温度是恒定的,前三个阶段相邻阶段的温差为0.1℃,第3阶段到第4阶段温差为0.2℃,第4阶段到第5阶段的温差为0.2℃;出雏期的温度控制在36.8~37.2℃;②孵化用湿度的掌握:湿度在允许范围内误差不得超过10%,根据室内湿度对孵化机的湿度进行相应调整:在室内湿度大于80%时,从孵化第1天到第18天,按照 1~6天、6~12天、112~18天分为三个各阶段,每个阶段的温度是恒定的,第一阶段为60%,第二阶段为57%,第三阶段为60%;育雏期的湿度为60~62%;在室内湿度为70%—80%时,从孵化第1天到第18天,按照 1~6天、6~12天、112~18天分为三个各阶段,每个阶段的温度是恒定的,第一阶段为63%,第二阶段为58%,第三阶段为63%;育雏期的湿度为63%;在室内湿度小于70%时,从孵化第1天到第18天,按照 1~6天、6~12天、112~18天分为三个各阶段,每个阶段的温度是恒定的,第一阶段为65%,第二阶段为60%,第三阶段为65%;育雏期的湿度为66%;③通风量的掌握:a、在室温低于18℃时,孵满一胚龄后,通风量为200m³/h;b、在室温高于18℃时,恒温后通风量为200m³/h;c、六胚龄满后通风量为600m³/h;十胚龄及出雏后通风量为1000m³/h; ④翻蛋的掌握:除照蛋或落盘外,在孵化期间,入孵蛋每2小时翻蛋一次,孵化十七胚龄时停止翻蛋; ⑤照蛋: a、照蛋时间:照蛋时间在入孵后第七天进行,照蛋目的在于清除血蛋和无精蛋; b、照蛋时的调盘调车:利用照蛋的机会可以将蛋盘和蛋车在孵化机中的位置调换一下,以利进一步增加受热的均匀性,使鸡苗出得更集中整齐;具体步骤为:在一辆蛋车上采用对角线调换蛋盘位置,即前上方的照蛋放到后下方,后下方的放到前上方,对应位置的两辆蛋车在照蛋后各自调换一下;c、每天抽查照蛋,检查胚胎发育:在孵化整个过程中应当每天晚上每箱抽照 4~6枚蛋,看胚胎发育是否正常,与胚胎发育图对照,从而确定以后的施温是否要进行调整;发育过快时可稍降温度0.1~0.2℃,维持时间1天至2天,发育迟缓时可提高温度0.1~0.2℃,维持时间1天至2天,使胚胎发育处于正常状态;⑥落盘a、落盘的时间:孵化到第18天是鸡胚由尿囊呼吸转为肺呼吸的时期,是鸡发育的第三个死亡高峰期,这时鸡蛋不要受到振动;要在第17天时将孵化机中的孵化车处于水平位置,停止翻蛋,在18天孵满后,进入19天孵化日落盘;b、落盘的方法:落盘就是将蛋从孵化盘上转到到出雏盘上,托住孵化盘,待出雏盘的底与蛋接触后,扶住出雏盘轻轻地翻转过来,使蛋落入出雏盘内,再取出孵化盘,调整后使所有种蛋处于平放状态;⑦出雏期的管理:a、出雏机的温度、湿度及风门位置:出雏机中的温度设定为36.8~37.2℃,湿度为60~63%RH;风门:刚落盘时可用小风门通风,通风量为200m³/h;等温度到设定温度后,采用大风门通风,通风量为1000m³/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新广家禽有限公司,未经玉溪新广家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6425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