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肚菌的人工栽培及其管理技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262353.3 申请日: 2018-10-27
公开(公告)号: CN109156265A 公开(公告)日: 2019-01-08
发明(设计)人: 储甲松;郑本一;卢汪友;刘什敏;朱加保;江本利 申请(专利权)人: 太湖县金江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
代理公司: 芜湖金钥匙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1 代理人: 谢建华;蔡庆新
地址: 246417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了一种羊肚菌的人工栽培及其管理技术,主要通过播种前选择场地、整地、播种、播种后的田间管理、采摘和储藏,六大步骤进行栽培与管理,能够有效实现每亩增产,从而提高种植羊肚菌收益。
搜索关键词: 羊肚菌 播种 管理技术 人工栽培 田间管理 六大步骤 有效实现 整地 采摘 栽培 增产 收益 种植 管理
【主权项】:
1.一种羊肚菌的人工栽培及其管理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播种前选择场地羊肚菌对土壤有严格的要求,选择PH值6.0‑‑7.5之间的土壤,且僻静、空气好、无污染,靠近水源的稻田或土地;2)整地在10月下旬,选择连续晴朗天气将田或地翻耕、晾晒、打碎,四周立沟,沟深20‑25cm,便于沥水;地块做成1.2m寛,长度随地形,沟寛30cm,沟深15cm,整好地后,赶在下雨前搭好大棚,盖好大棚膜和太阳网;3)播种根据当地气候,在霜冻前1个月播种,当地表温度降至20℃以下时,将地表土剥去于地块一边,在地块上洒1%的石灰水消毒,铺上约2cm厚事先灭菌的栽培基质,再在基质上播种,将栽培种去袋掰成鹌鹑蛋大小洒在基质上,然后将先前剥到地边的土覆盖3cm厚(切忌不宜过厚),用平锹轻拍,使土壤与菌种充分结合;播完种后,洒水至地表湿润;4)播种后的田间管理大棚内应放温、湿度计,若大棚内气温升高20℃以上时,要打开大棚两头通风降温,早晚各观察一次,发现地表有发白干燥现象,及时洒水;大约20天左右,地表出现白色菌斑即分生孢子,说明栽培成功,这时要关注棚内湿度,在75以下时,早晚要各轻喷一次水至地表湿润;栽培40天后倒置栽培培养基袋于地表,打开培养基袋让袋口培养基接触地面分生孢子,二次提菌,增加菇产量;12月份气温下降,地温下降至零度以下时,即自然结冰时,注意保温;当气温低于零下2℃时,则要在地面盖上稻草,盖上稻草后不需洒水;第二年春季,气温正常回到10℃以上时,揭去稻草,发现菇蕾即是开始岀菇季,出菇期间,保证棚内湿度85上下;在傍晚将大棚两头及两侧的膜卷起,白天放下(注意大棚内温度不得超过20℃,达到时及时将膜卷起降温),以增加日夜温差,刺激菌丝形成原基,增加岀菇量;5)采摘当羊肚菌的菌帽褶皱打开,高10cm左右时即可采摘,用剪刀剪去泥脚放入匡中;6)储藏将采回的羊肚菌放置于阳光下晒干,阴雨天采摘的用烘干机烘干,将干羊肚菌装于干净的食品袋,放置于阴凉干燥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湖县金江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太湖县金江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6235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