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杨梅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5682.5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8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汪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源沃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21/00;A01G13/00;C05G3/00;C05G3/02;C05F15/00;C05F17/00;A01N65/42;A01P1/00;A01P3/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46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杨梅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园地的选择与整理、杨梅苗预处理、开穴定植、合理追施肥料、冬季防治、病虫害防治,本发明独特配制的中药液来代替传统农药具有病虫害杀灭效果好,无残留,不易产生抗性的优点,很好的保证了杨梅的品质,连续统计五年的使用效果发现,使用本中药液杨梅的综合平均发病率相比传统农药的发病率降低了20‑30%。同时使用独特配方的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通透性、保水性、保肥能力,防止土壤病虫害,该有机肥料集增产、高效、长效,改良土壤,抑制土传病害为一体,成本低,并且无残留,无污染,提高杨梅的品质。 | ||
搜索关键词: | 杨梅 传统农药 无残留 中药液 预处理 有机肥料 高产 病虫害杀灭 发病率降低 土壤病虫害 土壤通透性 保肥能力 独特配方 土传病害 病虫害防治 保水性 抗性 有机肥 定植 开穴 追施 发病率 配制 种植 肥料 改良 增产 防治 土壤 统计 保证 发现 | ||
【主权项】:
1.一种高产杨梅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园地的选择与整理:选择土质疏松、雨水充足、含有石砾、砂质山坡为种植园地;将种植园地按照20‑40kg/亩的施加量撒石灰,然后进行深翻55‑65cm,经深翻耕后添加土壤调节剂将土壤pH值调节为4.5‑6.5,浇透水;(2)杨梅苗预处理:选择健壮、根系丰富、无病虫害的优质杨梅嫁接苗,剪去过长或劈裂的根系、摘除1/4‑1/3的叶片,对杨梅苗进行沾根处理,具体为:将杨梅苗根部浸泡于6‑10%的盐水中,浸泡10分钟后取出,再于杀菌营养液中浸泡20‑35分钟,然后将其根部沾上黄泥浆,即可;(3)开穴定植:定植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气温已开始转暖时,最好选择在阴天或小雨天进行,此时定植单株成活率高,先挖定植穴,穴深1.1‑1.3m,以酒糟、秸秆、鸡粪、松针土、厨房下脚料、木屑为原料,按2:6:5:4:3:3的比例相互混合,好氧发酵腐熟而成的堆肥,再将堆肥和河泥按3:1的重量比混合、碾碎过50目筛后,以每穴13‑18公斤铺定植穴底部,铺上一层土后,然后每穴施入30‑45kg有机肥,将杨梅苗种入定植穴中心,舒展根系,扶正苗木,加入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要求覆土高出地面20‑30㎝,并将嫁接口盖入土下,定植后,7‑8月高温季节要及时松土、浇水和树盘覆盖,减少水分蒸发;(4)合理追施肥料:杨梅新植幼树,除定植时施用较多的长效基肥外,成活后还应及时追施速效性肥料,以满足抽梢长叶的需要,肥料以稀薄的人粪尿为好,每株小树施1‑1.5公斤,在小雨前或大雨后施入;施追肥1年3次,即每次抽梢前施入,以尽快形成具有结果能力的树冠,凡1‑3年生幼树,追肥均以速效氮肥为主,第4年开始再增施钾肥,每株施土杂肥2‑5公斤,以增强树势,为承受结果打下基础;(5)冬季防治:冬季下雪前,对杨梅树进行修剪,去除腐败、枯枝并使用盐水进行喷洒清洗,再使用防护液对全树涂刷,将种植区土地中残枝、烂叶清除,并喷洒混合菌剂溶液;(6)病虫害防治:采用中药液对园地里的病虫害进行防治,所述生中药液由下列重量份的物质制成:黄柏10‑15、金钟藤6‑10、香薷3‑6、金银花5‑8、黄芪1‑5、白芷10‑14、连翘3‑9、辛夷3‑9、元胡10‑15、大蒜5‑9、五色梅5‑15、芦荟4‑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源沃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源沃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5568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杨梅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美国红枫与茶的间作套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