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手机的高安全性隐蔽寄存式共享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7423.8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3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艳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G07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智能手机的高安全性隐蔽寄存式共享充电方法,其步骤在于:操作触控系统自主选择充电模式,用户进行支付,触控系统对总电源发出信号指令且对充电插头供电,手机水平放置且将充电插口一端率先插入至寄存口内;检测机构检测手机宽度且将该宽度信号传递至对接装置的夹持运输端;对接装置接受检测机构测量的手机宽度信号且将自身的夹持运输端调整至与该手机的宽度相适配,而后启动对接装置,对接装置对手机的两侧进行夹持并且将手机由桩体的外部运输至桩体的内部,在运输的过程中完成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自动对接充电;充电结束后,对接装置的夹持运输端反向运输,将手机由寄存口运输至桩体的外部,充电插头与手机充电插口自动断开。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对接装置 运输 夹持 充电插头 充电 桩体 手机充电插口 触控系统 高安全性 宽度信号 智能手机 寄存式 寄存 隐蔽 充电插口 充电模式 检测手机 信号指令 自动断开 自动对接 自主选择 总电源 共享 外部 适配 测量 供电 传递 | ||
【主权项】:
1.智能手机的高安全性隐蔽寄存式共享充电方法,其步骤在于:(一)手机水平插入阶段;S1:操作触控系统自主选择充电模式,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固定金额充电模式或者选择固定时间充电模式,模式选择完成后用户进行支付,触控系统对总电源发出信号指令并且使总电源对充电插头进行供电,手机水平放置并且将充电插口一端率先插入至寄存口内;所述的充电桩包括开口向后布置的桩体,桩体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并且可拆卸连接配合的后盖,桩体内部设置有与手机充电插口相匹配的充电插头并且充电插头与总电源连接,桩体的前端面设置有用于插入手机进行存储的寄存口,寄存口与充电插头相对应布置,桩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用户自助服务的触控系统并且触控系统与控制器之间建立有信号连接;所述桩体内设置有旋转构件,所述的旋转构件包括呈十字形交叉布置的矩形基板一与基板二,基板一与基板二所在平面均平行于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基板一与基板二沿各自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相互连接并且固定为一体,基板一与基板二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旋转轴并且旋转轴的轴向平行于寄存口的开口方向,旋转轴转动设置于桩体的内壁上,基板一/基板二远离旋转轴一端均设置有垂直于基板一/基板二的折板,基板一与基板二将空间分割成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以及第四象限,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以及第四象限中的基板一/基板二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一端面均设置有承托架并且承托架沿基板一/基板二的宽度方向布置,承托架上端面平行于基板一/基板二,充电插头固定安装于承托架远离寄存口一端的上端面上并且位于第二象限内的充电插头与寄存口相对应布置,所述的四个充电插头相互独立并且均能够完成对手机的充电;所述的桩体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对寄存口进行封堵的屏蔽构件,屏蔽门构件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封堵状态、敞开状态以及介于封堵状态与敞开状态之间的夹持状态,夹持状态为屏蔽构件对手机的两侧进行夹持,所述的屏蔽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桩体内壁上的水平引导杆一,引导杆一位于寄存口的下方,引导杆一上方设置有屏蔽门,屏蔽门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两屏蔽门相互配合用于对寄存口进行封堵,屏蔽门下侧设置有下凸耳,下凸耳套设于引导杆一上并且沿引导杆一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屏蔽构件在工作过程中,用户在寄存充电的过程中,将屏蔽构件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两屏蔽门将沿着引导杆一相互远离滑动,屏蔽门撤销对寄存口的封堵,屏蔽构件切换至敞开状态,将手机水平插入至寄存口中;(二)手机宽度检测阶段;S2:检测机构自动检测测量水平插入至寄存口中的手机宽度并且将该宽度信号传递至对接装置的夹持运输端;所述的检测机构设置于屏蔽构件与位于第二象限的对接装置之间,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引导杆一上的转套一,转套一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左右对称布置,位于左侧的转套一与位于左侧屏蔽门下侧的下凸耳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转套一与位于右侧屏蔽门下侧的下凸耳固定连接,转套一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有朝向第二象限中的对接装置延伸布置的连杆,连杆沿延伸方向包括两段并且依次为弯折段与笔直段,笔直段的悬置端连接设置有凸块,左右对称布置的笔直段/左右对称布置的凸块在屏蔽构件屏蔽状态下均相互并拢贴合,所述屏蔽门的内侧设置有距离传感器,左右对称布置的距离传感器在屏蔽构件屏蔽状态下相互贴合;连杆的笔直段套设于有转套二,转套二与对应的屏蔽门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弹簧钩,弹簧钩一端钩设于转套二上、另一端钩设于屏蔽门的内侧面上并且弹簧钩的弹力始终拉动转套二靠近屏蔽门转动;所述的检测机构还包括下压组件,下压组件包括竖直设置于连杆上方的矩形下压板,下压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引导杆一的轴向,下压板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引导杆二,引导杆二固定设置于桩体的内壁上,下压板与引导杆二相匹配并且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下压板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升降丝杆,升降丝杆转动设置于桩体的内壁上,下压板与升降丝杆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升降丝杆的顶端为驱动端并且该端部连接设置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固定安装于桩体的内壁上并且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升降丝杆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检测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当屏蔽构件切换至敞开状态时,屏蔽门沿着引导杆一相互远离滑动,屏蔽门将带动并拢贴合的两连杆/并拢贴合的两凸块相互远离运动,将手机水平插入至寄存口中并且将手机充电插口端与下压板相抵触,此时,两距离传感器对手机的宽度进行扫描识别读取并且将该手机的宽度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接受该信号并且控制启动屏蔽电机,屏蔽电机驱动屏蔽门沿着引导杆一相互靠近运动并且对手机的两侧进行夹持,屏蔽构件由敞开状态切换至夹持状态,在此过程中,屏蔽门带动两连杆/两凸块相互靠近运动,使两凸块之间的距离与手机的宽度保持一致并且凸块将手机的宽度信号传递至第二象限中对接装置的夹持运输端;(三)运输对接阶段;S3:对接装置接受检测机构测量的手机宽度信号并且将自身的夹持运输端调整至与该手机的宽度相适配,而后启动对接装置,对接装置对手机的两侧进行夹持并且将手机由桩体的外部运输至桩体的内部,在运输的过程中完成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自动对接充电;所述的对接装置包括将手机运输至桩体内部并且完成其自动对接充电的运输机构、用于对运输机构提供驱动动力的运输动力构件以及用于接受凸块传递的手机宽度信号的联动机构;所述的运输机构设置有两组并且沿承托架的布置方向对称布置,两运输机构相互配合用于对手机进行夹持运输充电对接,运输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包括平行于承托架布置的顶板、底板以及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板,底板靠近基板一/基板二布置,顶板、底板以及连接板构成的开口方向朝向承托架布置,顶板与底板之间依次转动设置有转轴一、转轴二以及转轴三,转轴一、转轴二以及转轴三沿承托架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并且转轴三靠近充电插头布置,转轴一/转轴二/转轴三靠近底板一端套设有运输滚轮,运输滚轮靠近顶板一端面同轴设置有压紧滚轮并且压紧滚轮用于对手机上端面进行压紧;所述安装板与基板一/基板二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一,导向组件一设置有两个并且沿两安装板的间距方向对称布置,导向组件一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的滑槽一以及设置于基板一/基板二上的导轨一,滑槽一与导轨一相匹配并且沿两安装板的间距方向对称布置,连接板与折板/基板一/基板二之间设置有抵推构件并且抵推构件始终推动两安装板沿着导轨一相互靠近运动,抵推构件包括设置于连接板上的导套、设置于折板/基板一/基板二上的导柱,导柱与导套相匹配并且沿两安装板的间距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导套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一,复位弹簧一的一端与连接板抵触、另一端与折板/基板一/基板二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一的弹力始终由折板/基板一/基板二指向连接板,所述底板靠近寄存口一端设置有与联动机构配合的挡销;所述的联动机构用于接受凸块传递的宽度信号并且将该信号传递至运输机构,联动机构设置于检测机构与位于第二象限中的运输机构之间,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基板一/基板二顺时针转动一端面上的支撑架,支撑架设置有两个并且沿承托架的布置方向对称布置,两支撑架之间架设有平行于对应基板一/基板二的引导杆三,引导杆三上套设有夹块,夹块与引导杆三相匹配并且沿引导杆三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夹块设置有两个并且沿承托架的布置方向对称设置,两凸块位于两夹块之间,所述引导杆三上套设有复位弹簧二,复位弹簧二的一端与支撑架抵触、另一端与夹块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二的弹力始终推动两夹块相互靠近滑动,夹块与挡销对应布置,凸块将手机的宽度信号传递至两夹块,两夹块沿着引导杆三相互远离滑动,两夹块接受凸块传递的宽度信号并且该信号传递至挡销,使挡销相互远离运动并且使对称布置的运输滚轮之间的距离与手机的宽度保持一致;所述的联动机构还包括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基板一/基板二顺时针转动一端面上的安装架二并且安装架二远离引导杆三布置,安装架二沿平行于承托架布置方向滑动设置有顶杆,顶杆靠近夹块一端设置有顶板并且顶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引导杆三的轴向,顶杆的外部套设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架二抵触、另一端与顶板抵触并且压紧弹簧的弹力始终由安装架二指向顶板,顶板靠近夹块一端面设置有锁紧块,锁紧块设置有若干并且沿顶板的长度方向阵列布置,相邻两锁紧块之间的距离与夹块相匹配,锁紧块与夹块之间间距布置,锁紧块与凸块活动抵触,所述锁紧块的顶端设置有外凸的弧形面;对接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联动机构将凸块传递的手机宽度信号传递至运输机构并且使运输机构中对称布置的运输滚轮之间的距离与手机宽度保持一致,具体表现为,屏蔽构件切换至夹持状态时,两凸块之间的距离将与手机宽度一致,在此过程中,凸块将推动夹块相互远离运动并且将手机宽度信号传递至夹块,夹块沿着引导杆三克服复位弹簧二的弹力作用相互远离滑动,复位弹簧二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在此过程中,夹块将带动挡销相互远离运动并且将手机宽度信号传递至运输机构,对称布置的运输机构自动调整并且使对称布置的运输滚轮之间的距离与手机宽度保持一致,此时,将下压板撤销对连杆的下压,连杆靠近屏蔽门转动并且凸块撤销对夹块的抵推,在此过程中,锁紧组件将两夹块的位置固定锁紧以维持对称布置的运输滚轮之间的距离与手机宽度保持一致,具体表现为,当凸块由两夹块之间移出时,压紧弹簧的弹力将推动顶板靠近夹块运动,并且使夹块卡紧于对应的两锁紧块之间的间隙处;运输机构将手机由寄存口运输至桩体的内部并且将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自动对接充电,运输驱动构件驱动转轴一、转轴二以及转轴三正转,转轴一、转轴二以及转轴三将带动套设置其外部的运输滚轮以及压紧滚轮同步转动,手机由寄存口插入至桩体内部并且其侧面与运输滚轮相接触,运输滚轮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将手机运输至承托架上,并且将手机朝向充电插头的方向运输,使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完成对接充电,而后将该手机转动出第二象限,将处于闲置状态的充电插头转动至第二象限,将屏蔽构件切换至封堵状态,下压板向下运动并且对连杆进行下压,凸块上端圆弧面将对中间位置的锁紧块进行挤压并且推动锁紧块远离夹紧块运动,凸块与中间位置的锁紧块活动抵触并且两凸块位于两夹块之间;(四)手机取出阶段;S4:对接装置的夹持运输端反向运输,将手机由寄存口运输至桩体的外部,充电插头与手机充电插口自动断开;当充电结束,用户需要将手机由桩体内部将手机取出时,操作触控系统将手机转动至第二象限,将屏蔽构件切换至敞开状态,使下压板撤销对连杆的下压,运输机构将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相互分离并且驱动手机由寄存口运输至桩体的外部,具体表现为,运输驱动构件驱动转轴一、转轴二以及转轴三反转,转轴一、转轴二以及转轴三将带动套设置其外部的运输滚轮以及压紧滚轮同步转动,运输滚轮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将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分离并且将手机由寄存口运输至桩体的外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艳,未经王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4742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