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模态轨道角动量涡旋波的任意采样接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6293.6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6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冯强;阳棂均;郑雨珊;薛浩;邵庆瑶;刘永杰;席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6 | 分类号: | G06F17/16;H01Q21/06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陈宏社;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模态轨道角动量涡旋波的任意采样接收方法,用于在空间环境存在障碍物限制的情况下,在保证远距离传输接收孔径较小和实现连续阶模态值的涡旋波接收的同时,提高多模态轨道角动量涡旋波模态信息的准确性。实现步骤为:确定每个天线单元的方位角;构建多模态轨道角动量涡旋波的场表达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模态 轨道角动量 涡旋 任意 采样 接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多模态轨道角动量涡旋波的任意采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采样接收装置实现的,所述采样接收装置包括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环上的N个天线单元组成的天线阵列,N≥M,M为待接收的多模态轨道角动量涡旋波的模态个数,M≥2,天线单元为均匀分布或不均匀分布,多模态轨道角动量涡旋波的传输中心垂直通过天线阵列所在平面的中心,实现步骤为:(1)确定每个天线单元的方位角:(1a)确定待接收的多模态轨道角动量涡旋波的模态集合L:L={li∈Z|i=1,2,…,M},并根据L确定天线单元的个数N,其中li为第i个单模态涡旋波的模态值,Z为整数合集;(1b)根据天线阵列所在的环境限制,确定N个天线单元的方位角
其中
为第k个天线单元的方位角;(2)构建多模态轨道角动量涡旋波的场表达式
设定多模态轨道角动量涡旋波中第i个模态涡旋波的能量幅度为Fi,并根据Fi和模态集合L,构建多模态轨道角动量涡旋波的场表达式
其中
为采样接收天线所在平面的方位角,j为虚数单位;(3)根据采样定理构建M个模态涡旋波的能量幅度向量c与N个天线单元采样接收的多模态涡旋波信号向量b之间的系数矩阵A:(3a)设定M个模态涡旋波能量幅度组成的向量为c,第k个天线单元采样接收多模态涡旋波信号为
N个多模态涡旋波信号组成的向量为b;(3b)根据采样定理,并利用步骤(1)确定的第k个天线单元的方位角
和步骤(2)构建的多模态涡旋波的场表达式
获取第k个天线单元采样接收的多模态涡旋波信号
则N个天线单元采样接收的多模态涡旋波信号的向量表达式b为:
将其转化为矩阵形式:b=Ac,则M个模态涡旋波的能量幅度向量c与N个天线单元采样接收的多模态涡旋波信号向量b之间的系数矩阵A为:
(4)采样接收装置获取多模态涡旋波信号向量b:采样接收装置中的第k个天线单元对发射装置产生的多模态涡旋波信号
进行采样接收,并将N个天线单元采样接收的N个多模态涡旋波信号组成向量b:
其中,[·]′代表对向量进行转置;(5)获取多模态轨道角动量涡旋波中第i个模态涡旋波能量幅度Fi的值:(5a)对N个天线单元采样接收的多模态涡旋波信号向量表达式b=Ac进行变形,得到M个模态涡旋波能量幅度向量表达式c=A‑1b;(5b)根据步骤(3)构建的系数矩阵A和步骤(4)获取的多模态涡旋波信号向量b,计算M个模态涡旋波能量幅度向量c=[F1 F2 … F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4629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