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流纸箱包装自动化合箱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6311.2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8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陈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陈燕 |
主分类号: | B65B43/10 | 分类号: | B65B43/10;B65B43/16;B65B43/00;B65B61/26;B65C9/36;B65C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物流纸箱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流纸箱包装自动化合箱装置。一种物流纸箱包装自动化合箱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及安装在其上的箱底折叠装置、箱盖折叠装置和包装流水线,箱盖折叠装置与包装流水线相对应,包装流水线与箱底折叠装置相衔接;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包装效率和成功率。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装置 纸箱包装 物流 包装流水线 合箱装置 自动化 箱盖 包装效率 成功率 衔接 | ||
【主权项】:
1.一种物流纸箱包装自动化合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机架(1)及安装在其上的箱底折叠装置(3)、箱盖折叠装置(5)和包装流水线(6),箱盖折叠装置(5)与包装流水线(6)相对应,包装流水线(6)与箱底折叠装置(3)相衔接;所述的箱底折叠装置(3)包括安装架(31)、第一气缸(32)、侧折弯推板(33)、第二气缸(34)、凹端推板(35)、凸端推板(36)、第三气缸(37)、第四气缸(38)、侧面吸盘(39)、第五气缸(310)和盒底顶进板(311);安装架(31)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气缸(32)共有两组,相对称布置,第一气缸(32)固定端安装在安装架(31)上,伸缩端上安装有侧折弯推板(33);第二气缸(34)固定端安装在机架(1)上,伸缩端安装有凹端推板(35),凹端推板(35)的形状为直角形,上端水平面为工作面;第三气缸(37)固定端安装在机架(1)上,伸缩端与凸端推板(36)相连接;所述的两块侧折弯推板(33)、凹端推板(35)和凸端推板(36)工作面为水平面,处于同一高度;第四气缸(38)安装在安装架(31)上,侧面吸盘(39)安装在第四气缸(38)的伸缩端上,用于吸住纸箱a的一侧面;第五气缸(310)倾斜安装在安装架(31)上,位于纸箱a的正下方,盒底顶进板(311)安装在第五气缸(310)的伸缩端中,朝向凹端推板(35)一侧;所述的箱盖折叠装置(5)包括第六气缸(51)、移取台板(52)、卡耳翻折机构(53)、安装凸台(55)、前板翻折机构(56)、侧方翻折定位机构(57)、后板翻折机构(58)和移取吸盘(59);第六气缸(51)安装在机架(1)上,移取台板(52)安装在第六气缸(51)伸缩端上,移取台板(52)端部安装有移取吸盘(59);安装凸台(55)用于安装前板翻折机构(56),前板翻折机构(56)实现纸箱a较矮侧的前板(501)翻折;卡耳翻折机构(53)安装在移取台板(52)上,位于安装凸台(55)下方,将纸箱a较高侧的后板(502)上的两个凸耳进行折弯;侧方翻折定位机构(57)共设置有关于纸箱a对称布置的两组,包括第七气缸安装板(571)、第七气缸(572)和倾斜推板(573);第七气缸(572)通过第七气缸安装板(571)安装在机架(1)上,倾斜推板(573)设置有一定的倾斜角,倾斜尖角位于后板(502)一侧,安装在第七气缸(572)伸缩端上,所述的侧方翻折定位机构(57)对纸箱a侧板(503)进行翻折;后板翻折机构(58)安装在机架(1)上,位于后板(502)侧方,包括第八气缸(581)、连接折板(582)、第九气缸(583)和下压板(584);第八气缸(581)安装在机架(1)上,连接折板(582)水平段安装在第八气缸(581)上,竖直段安装第九气缸(583),下压板(584)安装在第九气缸(583)的伸缩端上;所述的包装流水线(6)包括输送线(61)、置料台(62)和压板(63);输送线(61)为电机驱动的皮带线,载动其上的纸箱运动,输送线(61)共有四个工位,由进料至出料方向分别为,上料工位(64)、置料包装工位(65)、贴胶工位(66)和下料工位(67);置料台(62)安装在输送线(61)的侧方,对应置料包装工位(65),置料台(62)设置有倒角方便纸箱a进入;压板(63)安装在输送线(61)的侧方,对应贴胶工位(66),用于在贴胶工序时固定包装盒e。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陈燕,未经杨陈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3631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