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群智感知网络真值发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3139.5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7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祝烈煌;张川;徐畅;张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H04L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毛燕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群智感知网络真值发现方法,属于物联网群智感知技术领域。通过在消息传输中使用经过改进的Paillier加密算法来保证消息的私密性,使用单向哈希链保证用户的身份认证,使用超线性序列保证输出的高效性。其中,身份认证过程能够适应真值发现环境中终端设备的认证需求,抵抗外部攻击者的攻击;安全真值发现过程能够得到真实的感知数据并满足整个系统的安全和隐私保护。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能够保护用户的数据和权重隐私,极大地减少终端设备的计算和带宽消耗,提升整个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隐私 保护 感知 网络 真值 发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群智感知网络真值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终端向信任中心注册,信任中心选择系统安全参数ξ,并根据此安全参数生成两个大素数p和q,其中p=2p′+1,q=2q′+1,p′和q′的位数均为ξ;信任中心进而计算n=pq,λ=p′q′;终端在参与任务前,要在信任中心注册,并获取相关的密钥hn,其中h为随机数;获取一个随机数zk;获取超线性序列
信任中心将解密的密钥λ和超线性序列
发送给云服务器;其中,超线性序列
的生成规则如下:假定终端k的权重为wk,对观测实体m的观测数据为
假定一次群智感知任务中最多K个终端的加权数据和的最大值不大于Q,即
则
中
其中M代表最多M个观测实体;同时,信任中心选择系统安全参数l,并根据此安全参数生成一个安全哈希函数
信任中心为每个终端k分配一个哈希链Hk,并将所有终端的哈希头
发送给雾服务器;其中,k代表群智感知中的第k个终端;哈希链Hk代表第k个终端所持有的哈希数组,其中哈希值![]()
w为迭代总次数;步骤二、雾服务器随机生成所有观测实体的真值
并将其发送给所有参与任务的终端;各终端计算真值与观测值的欧几里得距离,即![]()
其中
代表终端k对实体m的观测值,
随后,终端选择随机数rk对该距离进行加密
为防止云服务器对密文进行解密,各终端对密文进行AES对称加密,其中第j次迭代的对称密钥为
密文为AES(E(sk));在执行双重加密操作后,终端将密文AES(E(sk))以及身份验证信息Hkj上传至雾服务器;步骤三、雾服务器收到消息后,通过前一次收到的哈希值来验证终端的身份,即观察Hkj是否等于
如果两者相等,则验证通过,否则身份验证不通过;验证完终端身份后,雾服务器根据各终端的AES对称密钥对收到的所有密文进行解密,并对解密后得到的
进行累乘聚合,即计算
聚合完成后,雾服务器将结果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使用λ对聚合结果解密,即
得到所有终端的距离和,即
并将解密结果发送至各终端;终端根据聚合结果计算各自权重
步骤四、基于权重,终端计算所有观测实体的加权值,并使用设定的超线性序列
对各实体的加权值进行聚合,即![]()
之后,终端选择随机数rk2对swk进行加密得到
选择随机数rk3对权重wk进行加密得到
终端对这两个密文进行AES加密,得到AES(E(swk))和AES(E(wk)),并将这两个密文上传至雾服务器;步骤五、雾服务器收到密文后,首先使用各个终端的AES对称密钥将密文解密得到E(swk)和E(wk);雾服务器进而对终端的加权值和权重进行累乘聚合,即
和
并将结果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收到密文后,使用秘钥λ将其还原,即
和
结果为
和
其后,云服务器利用超线性序列对所有观测实体的加权值和进行还原,得到每个观测实体的加权值和,即
云服务器更新真值为
并将其发送至各个终端;其中,各观测实体的加权值还原操作定义如下:云服务器解密得到
定义
云服务器对Xm进行am取模操作来还原观测实体m的加权数据和,即:![]()
步骤六、终端根据更新后的真值,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五;步骤七、当迭代前后的真值差不超过设定阈值时,上述过程终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3313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