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荒漠化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6823.2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8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苏永中;刘婷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3/02;A01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宋南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沙漠化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荒漠化防治方法。本发明采用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融合建植技术进行荒漠化防治。该方法融合天然植被的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建设和生态保育技术,最大程度的利用和保护了天然植被,形成了梭梭‑泡泡刺、沙拐枣‑梭梭、泡泡刺‑沙拐枣‑梭梭的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有机融合的混合群落。这种混合群落,形成株高2米以上(梭梭林)、0.5‑1.5米(沙拐枣)和0.1‑0.5米(泡泡刺)的多层次冠层结构,增强了防风固沙效应。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植被 泡泡 人工植被 防治 方法融合 防风固沙 冠层结构 生态保育 有机融合 植被建设 过渡带 梭梭林 建植 沙漠化 荒漠 融合 治理 | ||
【主权项】:
1.一种荒漠化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融合建植技术进行荒漠化防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1682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