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发生装置及虚拟嗅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9506.6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1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悦明;陈友滨;何汉武;邹序焱;胡兆勇;许明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7/02 | 分类号: | B01J7/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德昊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气体发生装置及虚拟嗅觉系统,气体发生装置包括如下结构:至少两个气体发生组件,包括气味容器和设于其底部的微孔雾化片;包裹气体发生组件的壳体为筒状的主体,内设有用于固定气味容器位置的固定板;位于气体发生组件下方的气体送出组件,包括旋转组件、设有通风口的排气件和排气扇;位于壳体上方并盖合主体上端的控制模块层。本发明的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旋转组件带动排气件旋动,使通风口位置可调节,并利用排气扇使气味更快从通风口排出,解决了现有技术气味送出效率低的问题。虚拟嗅觉系统包括上述气味发生装置和上位机,上位机根据接收场景标识给气味发生装置发送气味产生请求,使系统可依场景不同产生与场景相适应的虚拟气味。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发生装置 通风口 嗅觉系统 虚拟 气体发生组件 气味发生装置 旋转组件 排气件 排气扇 上位机 壳体 微孔雾化片 场景 包裹气体 场景标识 发生组件 控制模块 气味产生 容器位置 送出组件 旋动 固定板 可调节 上端 盖合 排出 送出 筒状 发送 | ||
【主权项】:
1.一种气味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气体发生组件,包括气味容器和设于所述气味容器底部的微孔雾化片,所述微孔雾化片与所述气味容器内存放的液体相接触,所述液体经过所述微孔雾化片雾化为气体并产生特定气味,所述气味通过所述微孔雾化片从所述气味容器的底部释放出去;包裹所述气体发生组件的壳体,包括上下两端均敞口的筒状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气体发生组件位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插装所述气体发生组件的插口,所述气体发生组件插装在所述固定板上后,所述气味容器的底部朝向所述主体的下端敞口;被包裹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气体发生组件下方的气体送出组件,包括排气件、旋转组件和用于加快气体排出速度的排气扇,所述排气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方,所述排气件中心和所述固定板中心通过所述旋转组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排气件设有可用于气味排出的通风口,所述排气扇设于所述通风口处;位于所述壳体上方并盖合所述主体上端的控制模块层,包括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和控制排气扇开关的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微孔雾化片将所述液体雾化为气体并产生特定气味,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组件带动所述排气件转动,使所述通风口对准释放所述特定气味的气味容器的底部,所述控制模块打开所述排气扇加快所述特定气味从所述通风口散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8950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