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窝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27237.0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5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苏有勇;徐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38 | 分类号: | B01J31/38;B01J35/04;C10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装置,属于制备新型蜂窝体结构催化剂的烃类混合物催化裂化领域。本发明将原料自动计量,经过研磨过筛、保温发泡、高温焙烧和切割脱模后制得蜂窝体催化剂。本发明优点是利用发泡剂产生的多孔气泡结构,增加了接触面积、可回收性强、对原料油中的有机危害物具有吸附作用、利用有机废弃物定型蜂窝煤结构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较高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体催化剂 制备方法及装置 蜂窝煤结构 烃类混合物 有机废弃物 保温发泡 催化裂化 高温焙烧 节约资源 可回收性 气泡结构 吸附作用 新型蜂窝 自动计量 研磨 发泡剂 体结构 危害物 原料油 过筛 脱模 催化剂 定型 制备 切割 | ||
【主权项】:
1.一种蜂窝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A组分:粉煤灰30‑40份、天然立方氧化锆3‑5份、碳化硅3‑5份、硅酸盐化合物20‑25份、浮石粉10‑15份、竹炭粉10‑15份、椰壳粉10‑15份、氢氧化钙5‑10份、冶炼渣5‑10份和各种尾矿渣5‑10份;B组分:硅烷偶联剂5‑8份、异丙醇5‑10份、羧甲基壳聚糖1‑2份、纳米原料5‑10份 、聚乙烯醇3‑5份、氮化硅1‑2份、高锰酸钾1‑2份、乙醇10‑15份;D组分:十二烷基硫酸钠3‑6份;发气剂:镁粉1‑2份,铝粉1‑2份;稳定剂:钙锌稳定剂1‑2份;其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某类型分子筛加入原料进料装置(1),经过自动计量装置(10)计量后,与A组分在搅拌装置(9)中混合搅拌均匀;步骤2、B组分的制备:纳米原料加入适量乙醇后,用超声分散,再加入硅烷偶联剂,以500r/min速度搅拌30min,最后加入剩余的其它原料搅拌0.5h后,过滤、真空干燥,待用;步骤3、在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发气剂、稳定剂和B组分,加水反复洗涤,经500‑600r/min搅拌速度搅拌0.5‑1h后待用,记为C组分;步骤4、将C组分通入初养室(2)中静置纯化12小时;步骤5、D组分的制备: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加水并搅拌10min,然后加入高速打泡机(8)中制得泡沫;步骤6、将D组分与C组分通入预处理装置(3)中混合搅拌均匀并加温加湿,于100‑150℃烘干1h,湿度达到70%,再置于马弗炉装置(5)中在550℃焙烧2h,去除有机质,冷却后凝固,达到切割强度,即得蜂窝体催化剂胚体;步骤7、从模具中脱模,并切割成大小为半径6cm、高为4cm的蜂窝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2723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