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改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2674.5 | 申请日: | 2016-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0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余旺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G18/42 | 分类号: | C08G18/42;C08G18/32;C08G18/76;C08K13/06;C08K9/02;C08K9/04;C08K7/26;C08K7/24;C08K5/092;C08K5/21;C08K5/52;C08J9/08;C08L7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改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前驱体、硅烷偶联剂、亚磷酸、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新型阻燃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乙二醇、1,4‑丁二醇、聚酯二元醇、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催化剂、甲醇、碳酸氢铵,前驱体由硅酸铵、三乙烯四胺和锌氨络合物反应制得,锌氨络合物由硫酸锌、氨气和水反应制得,新型阻燃剂由草酸、水和尿素反应制得。该发明中的介孔材料可以提高聚氨酯制品的力学强度、增加聚氨酯表面官能度及亲水性,同时,介孔材料赋予聚氨酯优异的透明、防菌、阻燃、剥离强度、隔热、吸音等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聚氨酯树脂 锌氨络合物 新型阻燃剂 介孔材料 前驱体 介孔 制备 碳酸氢铵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氨气 草酸 二甲基甲酰胺 苯并三氮唑 硅烷偶联剂 聚氨酯表面 聚氨酯制品 聚酯二元醇 三乙烯四胺 甲基苯基 尿素反应 丁二醇 官能度 硅酸铵 聚氨酯 硫酸锌 亲水性 水反应 亚磷酸 乙二醇 隔热 甲苯 防菌 甲醇 吸音 阻燃 羟基 催化剂 力学 剥离 透明 赋予 | ||
【主权项】:
1.一种介孔改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组分反应制得:前驱体、硅烷偶联剂、亚磷酸、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新型阻燃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乙二醇、1,4‑丁二醇、聚酯二元醇、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催化剂、甲醇、碳酸氢铵,原料质量份数比为5:0.5~1:0.3~0.8:0.2~0.5:1~5:37~83:7~15:3~10:100~180:100~200:270~526:0.3~1.6:0.3~0.6:3~8;其中,所述的前驱体由硅酸铵、三乙烯四胺和锌氨络合物反应制得,所述的硅酸铵、三乙烯四胺和锌氨络合物的份数比为10:12~20:50~70加入到球型研磨机中,在温度20~30℃,100~150r/min条件下研磨反应1~3h;所述的锌氨络合物由硫酸锌、氨气和水反应制得,所述的硫酸锌、氨气和水的份数比为10:30~60:20~50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速度80~150r/min,维持体系温度10~30℃条件下反应0.5~2h,产物经‑30~‑40℃冷冻干燥1~3h;所述的新型阻燃剂由草酸、水和尿素反应制得,所述的草酸、水和尿素的份数比为100:70~90:60~80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速度130~200r/min,维持体系温度25~46℃条件下反应1~3h,产物经乙醇洗涤、过滤、60℃,‑0.1MPa干燥2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1267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