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气直吹天然气低温脱水脱烃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8032.8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7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刘海峰;刘奇林;杜诚;罗召钱;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贵源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白小明 |
地址: | 6118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气直吹天然气低温脱水脱烃工艺,主要包括对含湿天然气的低温脱水脱烃和对冻堵冷凝器的湿气直吹解冻两大工艺流程,通过检测控制系统控制两个冷凝分离器在冷却工作状态和解冻工作状态之间相互切换,将含湿天然气部分分流至冻堵的冷凝分离器中直吹解冻,并利用工艺中热源对脱水脱烃后的低温天然气升温,实现热源高效转化利用、高效无死角解冻和连续的含湿天然气脱水脱烃工作。该工艺解决了间接解冻法需要设置热媒循环系统及热媒介质,导致工艺流程复杂、增加电耗及投资费用的技术问题,同时解决了间接解冻法解冻效率低下、在冬季解冻工作时间大于冷却工作时间而导致装置无法连续运行的技术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解冻 脱水 湿气 湿天然气 脱烃 直吹 冷凝分离器 天然气低温 脱烃工艺 工艺流程 热源 冻堵 冷却 热媒循环系统 低温天然气 电耗 低温脱水 高效转化 控制系统 热媒介质 冷凝器 无死角 分流 检测 投资 | ||
【主权项】:
1.一种湿气直吹天然气低温脱水脱烃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对含湿天然气的低温脱水脱烃和对冻堵冷凝器的湿气直吹解冻两大工艺流程,其中:含湿天然气的低温脱水脱烃工艺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1载冷剂冷却降温:将载冷剂储槽中的载冷剂通过循环泵输入制冷系统与制冷剂换热,载冷剂被冷却降温后,输送至第一冷凝分离器中;A2含湿天然气脱水脱烃:将来自井场的含湿天然气输入预冷分离器中预冷后,输送至第一冷凝分离器中与步骤A1中所述第一冷凝分离器中的载冷剂进行热交换,含湿天然气被冷凝后脱水脱烃,析出冷凝液,得到脱水脱烃后的低温天然气;A3气液分离:步骤A2中析出的冷凝液从第一冷凝分离器的排液口排至自动排液器中,由自动排液器控制排放,排液不排气;载冷剂则回流至步骤A1所述载冷剂储槽中循环使用;脱水脱烃后的低温天然气输送至步骤A2所述预冷分离器中实现冷凝液二次分离后,用来对含湿天然气进行预冷,低温天然气被升温后输送至步骤A1所述制冷系统中与高温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得到常温的脱水脱烃后的天然气;冻堵冷凝器的湿气直吹解冻工艺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B1第一冷凝分离器进入冷却工作状态一段时间后,其换热管及下部的气液分离空间会出现冻堵,当第一冷凝分离器的预冷气进气口与预冷气出气口之间的压差达到设定值时,检测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程控阀直接将第一冷凝分离器切换为解冻工作状态;同时,检测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程控阀将第二冷凝分离器切换为冷却工作状态,其工艺流程与所述低温脱水脱烃工艺流中步骤A1、A2、A3相同;B2将来自井场的含湿天然气部分分流至第一冷凝分离器中,对第一冷凝分离的气液分离空间及其换热管内的冰块直吹解冻,解冻后,该部分含湿天然气与另一部分被预冷分离器预冷后的含湿天然气混合后,输入步骤B1所述第二冷凝分离器中进行脱水脱烃和气液分离处理,其脱水脱烃和气液分离同所述低温脱水脱烃工艺流程中的步骤A2和步骤A3;B3第二冷凝分离器进入冷却工作状态一段时间后,其换热管及下部的气液分离空间会出现冻堵,当第二冷凝分离器的预冷气进气口与预冷气出气口之间的压差达到设定值时,检测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程控阀直接将第二冷凝分离器切换为解冻工作状态,其解冻工艺流程同步骤B2;同时,检测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程控阀将第一冷凝分离器切换为冷却工作状态,其工艺流程与所述低温脱水脱烃工艺流程中步骤A1、A2、A3相同;B4在对第一冷凝分离器或第二冷凝分离器解冻过程中,将第一冷凝分离器或第二冷凝分离器中的载冷剂抽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贵源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未经四川贵源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0803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