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东北林蛙开放式栖息生境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83138.7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5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录三;刘云龙;王瑜;滕琦;林岿璇;朱延忠;刘勇丽;夏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汤小东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东北林蛙开放式栖息生境,包括:成体越冬场;成体产卵育幼场和幼体避难场;成体觅食场以及幼体成体迁移通道,其连接成体越冬场、低洼水坑或池塘和所述成体觅食场,以上各场地相互配合,有利于提高野生东北林蛙产卵成功率、蛙卵孵化率、幼蛙成活率等,同时营造出有利于东北林蛙觅食、避害以及越冬休眠的小生境,不仅有助于野生东北林蛙数量的增加和恢复,还有利于改善天然河流溪沟及其岸坡的自然环境。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东北林蛙开放式栖息生境的构建方法,为成功构建开放式栖息生境提供技术参考。 | ||
搜索关键词: | 东北 开放式 栖息 生境 及其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东北林蛙开放式栖息生境,其特征在于,包括:成体越冬场,其设置在水深不低于2.6m,且水深深度与历史最大结冰深度差值至少为0.5m的天然河流溪沟处,天然河流溪沟内水质介于Ⅰ类水至Ⅲ类水之间;成体产卵育幼场和幼体避难场,其集成为一低洼水坑或池塘,低洼水坑或池塘开设在距成体越冬场不超过100m的所述成体越冬场的岸坡上,且靠近所述低洼水坑或池塘的岸边的部分水域为成体产卵育幼场,所述成体产卵育幼场的底部平坦,水深不超过50cm;所述低洼水坑或池塘中除去所述成体产卵育幼场的剩余部分水域为所述幼体避难场,所述幼体避难场的水深不超过1.5m;成体觅食场,其设置在远离所述成体越冬场的所述成体产卵育幼场和幼体避难场的一侧,且距离所述成体越冬场1000m范围内的野生林地或2年以上人工林地内;以及幼体成体迁移通道,其为一植被种植密度高于50株/m2、植被覆盖度大于70%的植物群落通道,所述幼体成体迁移通道连接成体越冬场、低洼水坑或池塘和所述成体觅食场,所述幼体成体迁移通道的宽度大于3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8313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母猪的喂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产蛋鸡饲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