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9706.5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2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五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226681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推送装置、外壳、过滤装置Ⅰ、过滤装置Ⅱ,可以自动清洁过滤网Ⅰ上的杂物,避免杂物堵塞过滤网Ⅰ,影响污水处理效果,而且还可以通过两个过滤装置提升污水处理效果,避免不达标后反复处理。所述电机支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上壳体的侧面;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上端;所述推板位于过滤网Ⅰ的上端,并且推板与环形板、上壳体之间的空隙配合;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中壳体的内部;所述圆筒Ⅲ位于锥形板的下端;所述支杆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下壳体上;所述筒主体、竖杆均位于圆筒Ⅲ的下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推送装置(1)、外壳(2)、过滤装置Ⅰ(3)、过滤装置Ⅱ(4),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装置(1)由转盘(1‑1)、中心轴(1‑2)、齿轮(1‑3)、电机(1‑4)、电机支架(1‑5)、套筒(1‑6)、弹簧(1‑7)、推板(1‑8)、凹槽(1‑9)构成;所述电机(1‑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电机支架(1‑5)上;所述齿轮(1‑3)通过键连接在电机(1‑4)的转轴上;所述转盘(1‑1)上设有齿,并且转盘(1‑1)通过齿与齿轮(1‑3)啮合;所述中心轴(1‑2)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转盘(1‑1)的底端中心;所述套筒(1‑6)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转盘(1‑1)的底部偏心位置;所述凹槽(1‑9)设置在套筒(1‑6)的底端;所述推板(1‑8)的上端固定连有杆,推板(1‑8)上端的杆与凹槽(1‑9)间隙配合;所述弹簧(1‑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1‑9)内,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推板(1‑8)顶端的杆上;所述外壳(2)由上壳体(2‑1)、中壳体(2‑2)、下壳体(2‑3)、排水口(2‑4)、通孔Ⅰ(2‑5)、锥形板(2‑6)、支撑杆(2‑7)、顶板(2‑8)、环形板(2‑9)、过滤网Ⅰ(2‑10)、弧形挡板(2‑11)、杂质处理装置(2‑12)、排污口(2‑13)构成;所述上壳体(2‑1)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有中壳体(2‑2);所述中壳体(2‑2)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有下壳体(2‑3);所述通孔Ⅰ(2‑5)设置在下壳体(2‑3)上,并且通孔Ⅰ(2‑5)贯穿下壳体(2‑3);所述排水口(2‑4)设置在下壳体(2‑3)的侧面;所述锥形板(2‑6)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上壳体(2‑1)的内部;所述支撑杆(2‑7)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锥形板(2‑6)上,支撑杆(2‑7)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有顶板(2‑8);所述环形板(2‑9)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顶板(2‑8)的下端,并且环形板(2‑9)与上壳体(2‑1)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排污口(2‑13)设置在上壳体(2‑1)的侧面,并且排污口(2‑13)贯穿上壳体(2‑1);所述杂质处理装置(2‑12)设置在环形板(2‑9)与上壳体(2‑1)之间,并且杂质处理装置(2‑12)与排污口(2‑13)相互连通;所述弧形挡板(2‑1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顶板(2‑8)的上端,并且弧形挡板(2‑11)位于杂质处理装置(2‑12)的上方;所述过滤网Ⅰ(2‑10)固定连接在环形板(2‑9)、上壳体(2‑1)、杂质处理装置(2‑12)之间;所述杂质处理装置(2‑12)由底板(2‑12‑1)、侧板(2‑12‑2)、上挡板(2‑12‑3)、斜板(2‑12‑4)、通孔Ⅱ(2‑12‑5)、内腔(2‑12‑6)构成;所述底板(2‑12‑1)的两侧上端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有侧板(2‑12‑2);所述上挡板(2‑12‑3)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侧板(2‑12‑2)的上端,上挡板(2‑12‑3)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有斜板(2‑12‑4);所述斜板(2‑12‑4)设有两个,两个斜板(2‑12‑4)之间设有通孔Ⅱ(2‑12‑5);所述内腔设置在由底板(2‑12‑1)、侧板(2‑12‑2)、上挡板(2‑12‑3)、斜板(2‑12‑4)的内部;所述杂质处理装置(2‑12)的前端面镂空,并且杂质处理装置(2‑12)的前端面与排污口(2‑13)连通;所述过滤装置Ⅰ(3)由固定筒(3‑1)、抽拉装置(3‑2)、内筒(3‑3)构成;所述固定筒(3‑1)的内部设有内筒(3‑3);所述抽拉装置(3‑2)设置在固定筒(3‑1)的外端,并且抽拉装置(3‑2)与固定筒(3‑1)配合;所述固定筒(3‑1)由筒(3‑1‑1)、抽拉板(3‑1‑2)构成;所述筒(3‑1‑1)的底部设有抽拉板(3‑1‑2);所述筒(3‑1‑1)由筒主体(3‑1‑1‑1)、通孔Ⅲ(3‑1‑1‑2)、支杆(3‑1‑1‑3)、滑槽(3‑1‑1‑4)、过滤网Ⅱ(3‑1‑1‑5)构成;所述筒主体(3‑1‑1‑1)的下端通过焊接连有支杆(3‑1‑1‑3);所述通孔Ⅲ(3‑1‑1‑2)设置在筒主体(3‑1‑1‑1)的侧面;所述筒主体(3‑1‑1‑1)的底面上设有圆槽;所述过滤网Ⅱ(3‑1‑1‑5)固定社会组在筒主体(3‑1‑1‑1)底面上的圆槽内;所述滑槽(3‑1‑1‑4)设置在筒主体(3‑1‑1‑1)的底面内部,并且滑槽(3‑1‑1‑4)与筒主体(3‑1‑1‑1)底面上的圆槽相互连通;所述抽拉板(3‑1‑2)与滑槽(3‑1‑1‑4)间隙配合;所述抽拉装置(3‑2)由竖杆(3‑2‑1)、托板(3‑2‑2)、侧挡板(3‑2‑3)构成;所述竖杆(3‑2‑1)的内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有托板(3‑2‑2);所述侧挡板(3‑2‑3)通过焊接连接在托板(3‑2‑2)的侧面;所述托板(3‑2‑2)、侧挡板(3‑2‑3)与通孔Ⅲ(3‑1‑1‑2)间隙配合;所述内筒(3‑3)由环形挡板(3‑3‑1)、圆筒(3‑3‑2)、浮块(3‑3‑3)构成;所述环形挡板(3‑3‑1)的下端通过粘合连有圆筒(3‑3‑2);所述圆筒(3‑3‑2)的下端通过粘合固定连有浮块(3‑3‑3);所述圆筒(3‑3‑2)与筒主体(3‑1‑1‑1)间隙配合,并且圆筒(3‑3‑2)与托板(3‑2‑2)、侧挡板(3‑2‑3)接触;所述环形挡板(3‑3‑1)位于筒主体(3‑1‑1‑1)的上端;所述过滤装置Ⅱ(4)由连接杆(4‑1)、过滤筒(4‑2)构成;所述连接杆(4‑1)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过滤筒(4‑2)的侧面;所述过滤筒(4‑2)由圆筒Ⅲ(4‑2‑1)、过滤网Ⅲ(4‑2‑2)、过滤网Ⅳ(4‑2‑3)、过滤网Ⅴ(4‑2‑4)构成;所述圆筒Ⅲ(4‑2‑1)的内部底端固定设有过滤网Ⅲ(4‑2‑2);所述过滤网Ⅲ(4‑2‑2)的顶端中心设有过滤网Ⅴ(4‑2‑4);所述过滤网Ⅳ(4‑2‑3)分别连在过滤网Ⅲ(4‑2‑2)、圆筒Ⅲ(4‑2‑1)、过滤网Ⅴ(4‑2‑4)上;所述电机支架(1‑5)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上壳体(2‑1)的侧面;所述支撑杆(1‑2)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顶板(2‑8)的上端;所述推板(1‑8)位于过滤网Ⅰ(2‑10)的上端,并且推板(1‑8)与环形板(2‑9)、上壳体(2‑1)之间的空隙配合;所述连接杆(4‑1)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中壳体(2‑2)的内部;所述圆筒Ⅲ(4‑2‑1)位于锥形板(2‑6)的下端;所述支杆(3‑1‑1‑3)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下壳体(2‑3)上;所述筒主体(3‑1‑1‑1)、竖杆(3‑2‑1)均位于圆筒Ⅲ(4‑2‑1)的下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五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五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2970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