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北方果园生态涵养土壤培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7434.9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1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蒙秋霞;牛宇;张丽珍;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A01G22/00;A01B79/02;C05F1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地址: | 03003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方果园生态涵养土壤培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Ⅰ、菌渣堆腐发酵;Ⅱ、菌渣堆肥和生物菌剂的施用;Ⅲ、整地;Ⅳ、油莎豆种子处理;Ⅴ、油莎豆播种;Ⅵ、油莎豆中耕;Ⅶ、在生长发育期不同果树根据需要施用微量元素肥料;Ⅷ、油莎豆翻压;Ⅸ、其后数年每年按上述步骤Ⅰ~步骤Ⅷ再次施用菌渣、种植油莎豆并翻压。本发明采用“油莎豆绿肥+菌渣堆肥+生物菌剂”的方法,结合使用行间生草、有机物料和生物菌剂,提供一种北方果园生态涵养土壤培肥模式,为其在北方水果生态高效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指引,对水果化肥农药减施、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提升农业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绿色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北方 果园 生态 涵养 土壤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北方果园生态涵养土壤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Ⅰ、菌渣堆腐发酵(1)、时间:第1年7~8月进行;(2)、场地:选择开阔的水泥地或场圃;(3)、拌料:将菌渣从废弃菌袋中剥离、粉碎后喷水拌料;用水量与菌渣比例为(水:菌渣=30~40:70~60,W/W);(4)、建堆:采用条垛法,料堆宽1.0~2.0m、高0.6~1.0m、长度根据场地和菌渣量而定;料堆建好后,四周拍实,使堆边倾斜,堆顶拱起;在料堆顶部垂直向下打一行直径5~8cm 的气孔,深度达到料堆中心部位,在料堆两侧分别打一行气孔,气孔深度要分别达到料堆底部,气孔间距30~40cm;(5)、翻堆:建堆后,在料堆上插上温度计,监测料温;待料温均匀上升到45~50℃以后,维持3~5天进行第1次翻堆;翻堆后,再按照步骤(4)方法建堆、打孔;等料内温度达到60℃以上时维持3~5天进行第2次翻堆;此后同样的方法可进行第3次、第4次翻堆;第4次翻堆后结束发酵,将菌渣扒开降温;Ⅱ、菌渣堆肥和生物菌剂的施用:第1年9月份在行道上沿树冠外缘滴水线切线挖宽40cm、高40cm施肥沟,或采用放射状施肥法,施入腐熟的菌渣堆肥,施肥量为1200kg~2400kg·667m‑2,然后在菌渣上喷施富含枯草芽孢杆菌、根瘤菌、酵母菌、木霉菌的微生物菌液或撒施富含枯草芽孢杆菌、根瘤菌、酵母菌、木霉菌的微生物湿菌糠,菌液喷施量为每40cm×1m区域上喷施100~150毫升或每40cm×1m区域上撒施50~100克湿菌糠,最后在其上覆盖3~5cm土壤,耙平;Ⅲ、整地:整地于第2年春季4月上中旬进行,对果园行道间土地旋耕除去杂草,再进行平整、耙耱;Ⅳ、油莎豆种子处理:用块茎播种,播种前将块茎用水浸泡24~48小时,捞出后阴干24小时,即可播种;Ⅴ、油莎豆播种:于4月下旬到5月上旬播种,行距35~45cm,株距20cm,每穴播种1~2粒,播种深度5~7cm,用种量5~8kg/667m2;间作豆畦外缘与果树主干的距离为0.3~0.7m;Ⅵ、油莎豆中耕:油莎豆幼苗生长至10~25cm时,视杂草量中耕除草1~2次,待封垄后不再中耕;Ⅶ、在生长发育期不同果树根据需要施用微量元素肥料;Ⅷ、油莎豆翻压:待10月地上部分开始枯黄时保留土壤里的块茎不收获,用旋耕机将油莎豆全部翻入土中;Ⅸ、其后每年按上述步骤Ⅰ~步骤Ⅷ再次施用菌渣和生物菌剂、种植油莎豆并翻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0743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山核桃干腐病的施肥防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稻田复播油菜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