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1比特矢量量化的压缩感知多描述编解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6109.9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9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良君;陈丹丹;陈小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9/39 | 分类号: | H04N19/39;H04N19/94;H04N19/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1比特矢量量化的压缩感知多描述编解码方法,它属于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系统包含编码端和解码端两部分,编码端采用随机观测矩阵对信号进行获取并将获取的观测值拆分为两部分,分别进行1比特标量量化和矢量量化。在解码端首先对标量量化值进行反量化解码重构,随后根据获得的重构信号,以迭代的形式采用最大后验概率方法对矢量量化观测值进行估计,最后利用所有解码的观测值信息进行稀疏优化重构出原信号。本发明克服了传统1比特压缩感知量化系统编码效率不高的缺点,同时保留了量化器十分简单的特征并具有鲁棒的传输能力,特别适合于编码器能力不足和传输信道条件较差的应用场合。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比特 矢量 量化 压缩 感知 描述 解码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1比特矢量量化的压缩感知编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编码端包括:步骤1:依据压缩感知原理,利用随机观测矩阵A1对原始信号X观测获得m1个观测值Y1=A1X并对Y1进行1比特量化编码得到
即将Y1的每个值与0值进行比较,若为正编码为1,若为负则编码为0;步骤2:利用随机观测矩阵A2对原始信号X观测获得m2个观测值Y2=A2X,将Y2按奇偶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得到奇数序列
和偶数序列
步骤3:对奇数序列
和偶数序列
相同位置上的观测值进行1比特矢量编码得到
最后将
和
码流合并发送给解码端;解码端包括:步骤4:首先对所有收到的Y1码字进行解码得到Y1的符号信息sgn(Y1),码字为1则符号为+1,码字为0则符号为‑1;步骤5:根据符号信息sgn(Y1)通过求解优化算法对信号进行重构,得到对原始信号X的初始估计
再使用A2矩阵对
进行观测得到对Y2的粗略估计
并奇偶拆分成
步骤6:根据奇偶序列
中的每一对粗略估计信号
和编码信息
利用概率估计算法对
和
的符号信息sgn(Y2(i))进行联合估计;步骤7:利用所有解码后观测值的符号信息对信号进行最终的优化重构,以获得重构信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6610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