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气孔开放型钾离子通道基因OsK2-1的应用及其表达载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9909.8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2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苏彦华;杨顺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82;C12N15/85;A01H5/00;A01H6/4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杨文晰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申请通过克隆获得了水稻气孔开放型钾离子吸收通道Osk2‑1基因,该基因主要在水稻地上部叶肉及气孔保卫细胞中表达,并且该基因蛋白具有介导钾离子内向吸收的转运活性;本发明首次发现该水稻气孔开放型钾离子通道基因OsK2‑1在提高农作物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提高农作物高氮环境中氮素利用效率中的应用;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含有上述水稻气孔开放型钾离子吸收通道基因OsK2‑1的动物表达载体和植物超表达载体,使得转Osk2‑1基因水稻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显著增加,尤其是在高氮条件下展现出良好的增产效果和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基因 钾离子 钾离子通道 吸收通道 农作物 应用 植物超表达载体 气孔保卫细胞 表达载体 动物表达 高氮条件 基因蛋白 气孔导度 生物量 籽粒 氮素 高氮 介导 叶肉 转运 克隆 增产 吸收 申请 发现 | ||
【主权项】:
1.水稻气孔开放型钾离子通道基因OsK2‑1在提高农作物在高氮环境中对氮素利用效率中的应用;所述钾离子通道基因OsK2‑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高氮环境是指:外界氮含量不低于300 kg 纯N /hm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5990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钾离子二次电池或钾离子电容器
- 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新型近红外激光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钾离子导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液相合成K<sub>6.4</sub>Fe<sub>0.05</sub>Be<sub>0.2</sub>Al<sub>0.15</sub>Ti<sub>0.05</sub>Si<sub>1.6</sub>O<sub>7</sub>钾快离子导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液相合成K<sub>2.15</sub>MgFe<sub>0.05</sub>Cu<sub>0.05</sub>Al<sub>0.2</sub>B<sub>0.2</sub>Ti<sub>0.02</sub>Si<sub>4.58</sub>O<sub>12</sub>钾快离子导体及制备方法
- 一种液相合成K<sub>2.41</sub>MgBa<sub>0.05</sub>Cu<sub>0.02</sub>Be<sub>0.2</sub>B<sub>0.15</sub>Ti<sub>0.05</sub>Si<sub>4.6</sub>O<sub>12</sub>钾快离子导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液相合成K<sub>2.4</sub>MgFe<sub>0.05</sub>Be<sub>0.2</sub>Al<sub>0.15</sub>Ti<sub>0.05</sub>Si<sub>4.6</sub>O<sub>12</sub>钾快离子导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液相合成多重离子掺杂钾快离子导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检测钾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的电化学试条及其检测方法
- 一种高钾选择性离子交换膜电极、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