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0582.X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4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于庆生;潘晋方;梁久银;沈毅;张琦;刘举达;王振;黄龙;周富海;俞健;刘名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A61D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包括:(1)、对实验大鼠进行麻醉;(2)、从麻醉后的实验大鼠腹部切口进腹,并切除实验大鼠胃体部大小弯之间的前壁部分;(3)、在距离屈氏韧带一定距离处的空肠前壁戳孔,并将导管置入;(4)、关闭实验大鼠腹腔并在腹壁戳孔,然后将导管尾端从腹壁戳孔引出,接着将导管沿实验大鼠颈背部双侧肩胛区皮肤皮下隧道潜行引出;(5)、通过导管向实验大鼠肠内滴注液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造模对大鼠创伤小,保持时间较持久,术后大鼠恢复活动后极少出现营养管脱出、渗漏和阻塞现象,减小了操作难度,能够很好地保证匀速输注。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大鼠 导管 腹壁戳孔 药物输注 大鼠肠 大鼠 前壁 麻醉 导管尾端 腹部切口 皮下隧道 韧带 滴注液 肩胛区 颈背部 胃体部 营养管 腹腔 减小 空肠 输注 术后 脱出 置入 阻塞 渗漏 切除 创伤 皮肤 恢复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实验大鼠进行麻醉;(2)、从麻醉后的实验大鼠腹部切口进腹,并切除实验大鼠胃体部大小弯之间的前壁部分,切除后缝合被切除位置的全层,再行浆肌层缝合;(3)、在距离屈氏韧带一定距离处的空肠前壁戳孔,并将导管从戳孔中置入空肠内,导管的头端进入空肠,导管的尾端留在空肠外,导管置入后缝合空肠前壁戳孔处以固定导管;(4)、关闭实验大鼠腹腔并在腹壁戳孔,然后将导管尾端从腹壁戳孔引出,接着将导管沿实验大鼠颈背部双侧肩胛区皮肤皮下隧道潜行引出,引出后固定导管;(5)、通过导管向实验大鼠肠内滴注液剂,完成大鼠肠内营养输入模型的构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4058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