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廊台背回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2886.1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6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齐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王益西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廊台背回填方法,其中用到的主要回填材料有:水泥稳定碎石、毛石大渣、泡沫混凝土,所有施工回填过程,预先做试验段回填,试验验收合格后,方可按照试验段的施工工序,进行大范围施工;试验段长度为20‑30m,具体根据一节管廊的长度而定,也可选取多节试验。使用本发明,不仅施工简单、便捷,效率高,造价便宜,还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而且有效地解决了减少管廊顶部的压力和台背的沉降的技术难点,从而提高了管廊回填的技术质量,保证了管廊的设计使用年限。 | ||
搜索关键词: | 回填 试验段 管廊 台背 施工 种管 设计使用年限 水泥稳定碎石 泡沫混凝土 回填材料 技术难点 施工工序 有效地 沉降 试验 大渣 多节 节管 毛石 保证 验收 | ||
【主权项】:
1.一种管廊台背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回填范围分为四个区域,包括回填区域A(1)、回填区域B(2)、回填区域C(3)和回填区域D(4),回填区域A(1)、回填区域B(2)、回填区域C(3)和回填区域D(4)分别分布在管廊(5)的外侧;步骤2):回填区域A(1)采用6%水泥稳定碎石,回填厚度为600‑1000mm,其中水泥选用标号为P.C32.5,材料的配合比为:水泥:中沙:石子:水=1:5‑6:10‑12:1‑1.2;步骤3):管廊(5)两侧基坑回填应同时分层、分段对称填筑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砂石,每层厚度不应大于300mm,回填表面设置横坡,坡度为3%‑5%,分层填筑的同时进行分层压实,压实度≥98%;步骤4):在回填区域A(1)顶面铺设土工格栅,土工格栅的搭接长度在200mm以上,并固定土工格栅;步骤5):同时填埋回填区域B(2)和回填区域C(3),回填区域B(2)用6%水泥稳定碎石,回填区域C(3)用毛石大渣,在管廊(5)两侧对称分层回填区域B(2)和回填区域C(3),回填的高度不应大于300mm,回填表面设置横坡,坡度为3%‑5%,分层填筑的同时进行分层压实,回填区域B(2)的压实度≥98%,回填区域C(3)的压实度≥97%,回填至管廊(5)的顶板标高;步骤6):在回填区域B(2)和回填区域C(3)顶面铺设土工格栅,土工格栅的搭接长度在200mm以上,且土工格栅横向深入管廊顶面800‑1200mm,固定土工格栅;步骤7):在回填区域D(4)内,浇筑泡沫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低于CF1.0,干容重等级选用A06或A07,浇筑时不应选择雨天浇筑,并设置排水设施,沿着管廊(5)长度方向设置施工缝,间距不大于15m,泡沫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高度不大于200mm,浇筑表面用木抹子适度揉压初平,再用铝合金刮杆刮平;步骤8):泡沫混凝土第一层浇筑完毕后,养护2天,再进行第二层浇筑,重复步骤7,泡沫混凝土浇筑至设计厚度,为800‑1200mm,具体厚度根据道路结构底面至管廊(5)顶板的厚度减去回填土的厚度而定;步骤9):每段每层回填时,均进行检查验收工作,每一工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待试验段所有检查合格验收后,重复上述步骤1‑8,进行大范围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3288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管廊预加固穿越管道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层建筑逆作法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