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蟹生态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4509.7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9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康青源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3/04;A01G22/00;A23K50/80;A23K10/30;A23K10/37;A23K1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河蟹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周围绿地覆盖面积在80‑90%范围的天然河塘作为养殖地;S2:水草种植,并在池中投放螺蛳、蚬、河蚌、花蛤,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河蟹提供天然饲料;S3:河蟹种苗放养前使用配制的生物水浸过渡养殖2‑3天;S4:夜晚投放至河塘;S5:采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饲喂;S6:水质管理:夏季每日中午增氧机增氧2‑3h,注水至水位1.4‑1.6m,秋季水位为1.1‑1.3m,春秋季节,池塘每月换水1次,夏季每5‑7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30‑40%,本发明养殖方法科学合理,能够提高河蟹的成活率,有效预防河蟹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发生,养殖得到的成蟹规格大、体格健壮、产量高,具有较好的养殖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 生态养殖 换水 水质管理 水位 河蚌 人工配合饲料 投放 河蟹养殖 疾病发生 水草种植 天然饲料 有效预防 自然生长 生物水 养殖地 增氧机 螺蛳 成蟹 花蛤 饲喂 增氧 种苗 池水 成活率 配制 池塘 放养 注水 繁育 绿地 覆盖 | ||
【主权项】:
1.河蟹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周围绿地覆盖面积在80‑90%范围的天然河塘作为养殖地,控制白天最高水温在24‑28℃范围,夜晚最低水温在13‑18℃,平均溶氧量在4.4‑4.6毫克/升范围,池底溶氧量在5.3‑5.5毫克/升范围,水中pH值在7.2‑7.5范围,透明度最低在40‑50厘米范围,氨氮含量最高在0.14‑0.16毫克/升范围,河底淤泥厚度在6‑8厘米范围;S2:水草种植:在池塘中分散种植水草伊乐草、鸭舌草和轮叶黑藻,使得水草覆盖率在中后期为60‑70%,在池中投放螺蛳、蚬、河蚌、花蛤,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河蟹提供天然饲料;S3:河蟹种苗放养前使用配制的生物水浸过渡养殖2‑3天;S4:夜晚投放至河塘,投放量为500‑600只/亩;S5:采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饲喂,投放初期每天投料量为蟹重的2‑3%,7‑9月份投料量为蟹重的4‑6%,9月份以后投料量为蟹重的6‑8%,投放前7天每天投喂1次,投喂时间为晚5‑7时,7天之后每天投喂2次,投喂时间为早7‑9时,晚5‑7时,早、晚投放量比例为1:2;S6:水质管理:夏季每日中午增氧机增氧2‑3h,注水至水位1.4‑1.6m,秋季水位为1.1‑1.3m,春秋季节,池塘每月换水1次,夏季每5‑7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30‑4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康青源养殖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康青源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0450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