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球形度氚增殖剂纳米结构钛酸锂陶瓷小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73029.9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1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卢铁城;王海亮;杨茂;施奇武;齐建起;廖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62 | 分类号: | C04B35/462;C04B35/622;C04B35/626;C04B35/64;C04B38/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黄幼陵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球形度氚增殖剂纳米结构钛酸锂陶瓷小球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高分子分散剂(鱼油、聚丙烯酸或聚乙二醇‑400)和去离子水组成的预混液和前驱体粉体配制成流动性较好的浆料,得到的浆料进一步通过湿法成型和高温烧结获得具有较高球形度的纳米结构钛酸锂陶瓷小球,不仅有利于氚增殖球床的填充及剩余锂的回收,而且能够增加小球堆积密度,获得高锂密度的氚增殖剂,且可进一步减小氚增殖剂的热应力和辐照破裂情况,提高氚增殖剂的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形 增殖 纳米 结构 钛酸锂 陶瓷 小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球形度氚增殖剂纳米结构钛酸锂陶瓷小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制备前驱体粉体在40~60℃将氢氧化锂溶于乙醇与去离子水按照体积比1:2组成的混合溶剂中,配制锂离子浓度为0.5~2.0mol/L的氢氧化锂溶液,然后按照锂离子、钛离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2:1:0.06计量纳米二氧化钛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并将纳米二氧化钛、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依次加入到所述氢氧化锂溶液中形成混合液,将所得混合液升温至180~200℃反应至少20h,反应结束后,分离出产物并将产物干燥、研磨、过筛,即得到前驱体粉体;(2)制备钛酸锂陶瓷小球素坯①配制预混液,将高分子分散剂与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得到高分子分散剂体积分数为6~40%的预混液;②配制浆料,将步骤(1)得到的前驱体粉体与预混液混合均匀得到前驱体粉体浓度为0.8~1.1g/ml的浆料;③素坯成型,将浆料滴入到液氮中形成小球,继后将小球从液氮中取出经干燥即得到钛酸锂陶瓷小球素坯;(3)制备纳米结构钛酸锂陶瓷小球将步骤(2)获得的钛酸锂陶瓷小球素坯放入烧结炉中,于775~800℃烧结4~5h,烧结结束后冷却至100℃以下即得到纳米结构钛酸锂陶瓷小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7302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