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件可靠性工程集成环境框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9416.0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2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艾骏;李璐祎;陆民燕;古廷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祗志洁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软件可靠性工程集成环境框架设计方法,属于软件可靠性工程领域。本发明包括:对软件可靠性工程中各项工作的数据进行统一建模;提取软件可靠性工程中各项工作的公共的数据管理需求、权限管理需求、公共界面需求和网络传输需求;集成环境采用C/S架构,客户端为各软件可靠性工作提供公共的数据管理、权限管理、界面管理及网络传输服务,并以插件模型的形式将各可靠性工具的独有功能集成起来,再通过服务器进行软件可靠性项目管理和数据交互,实现对各软件可靠性工作的综合集成。本发明实现的软件可靠性工程集成环境,支持脱机和联网两种工作状态,促进了软件可靠性工作的综合应用,提高了软件可靠性工作的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件 可靠性工程 集成 环境 框架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软件可靠性工程集成环境框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软件可靠性工程中各项工作的数据进行统一建模;数据模型中包括源工作项和交互数据,源工作项用于标识提供数据的工作项,交互数据用于存储源工作项提供的数据内容;交互数据至少包含1个子数据项,子数据项包括一个目标工作项、提供给该目标工作项的数据的版本、以及针对该目标工作项的输出数据;子数据项的目标工作项与源工作项不相同;步骤二,提取软件可靠性工程中各项工作的公共需求,包括公共的数据管理需求、权限管理需求、公共界面需求、以及网络传输需求;步骤三,根据公共网络传输需求,确定集成环境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构建客户端平台为各可靠性工具提供公共服务,将完成各项工作的软件可靠性工具以插件的形式插入到客户端平台中;客户端平台以主执行文件的形式为每个可靠性工具提供公共执行入口、以公用动态链接库的形式提供公共服务;各工具以动态链接库和配置文件的形式放置到插件区,由客户端平台运行时动态调用和加载;所述的客户端平台上,设计有一个公共运行引擎,在公共运行引擎中设计三个业务管理器——工具管理器、工程管理器与服务管理器;其中,服务管理器提供工具服务、文件服务、工程服务、网络服务、UI服务和日志服务;工具管理器与工程管理器由服务管理器提供的工具服务与工程服务分别调用,用于对各软件可靠性工具的管理与工程数据的管理;构建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包含服务器、数据库和服务器管理客户端三部分;服务器通过网络与各客户端和数据库相连;服务器端以配置文件的形式设置了交互数据的自动推送规则,当收到客户端传来的交互数据后,服务器端将读取自动推送规则,自动判断待接收的客户端是否在线,一旦目标客户端连接后进行自动数据推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3941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