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挂篮后下横梁施工行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5020.2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英;江明坤;刘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支文彬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挂篮后下横梁施工行走方法,后下横梁及前下横梁构成的挂篮在行走时其吊点位置由前上横梁转换为外滑梁,不再像传统的挂篮结构中后下横梁吊挂在主桁架上。挂篮浇筑后下横梁的吊点为通过后下横梁吊杆Ⅱ吊挂于同侧箱梁的翼缘上,当挂篮移动时,后下横梁的吊点为通过行走吊杆吊挂于外滑梁上,因此挂篮行走时后下横梁吊点间距变小,减小了底模和侧模移动时的晃动,提高了安全性。行走时侧模与底模吊点位置统一,两者不会产生产生冲击,使运行更稳定。 | ||
搜索关键词: | 下横梁 挂篮 吊点 吊挂 吊点位置 侧模 底模 吊杆 滑梁 传统的 上横梁 主桁架 变小 减小 施工 同侧 箱梁 移动 翼缘 晃动 浇筑 转换 统一 | ||
【主权项】:
1.一种挂篮后下横梁施工行走方法,当箱梁(14)浇筑完毕后,主桁架(1)通过轨道沿横向设置于箱梁(14)的顶部,已浇筑的箱梁(14)的外侧设置有N个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外滑梁(3),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外滑梁(3)的中间部位由外滑梁后吊杆(4)吊挂于上次浇筑的箱梁(14)节段上,外滑梁(3)前端由外滑梁前吊杆(10)吊挂于主桁架(1)的前上横梁(2)上,前下横梁(7)通过前下横梁吊杆(8)吊挂于前上横梁(2)上,后下横梁(5)中间部位通过若干后下横梁吊杆Ⅰ(6)吊挂于箱梁(14)的内箱底板,后下横梁(5)与前下横梁(7)上设置有底模(9),底模(9)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模(12),侧模(12)吊挂在外滑梁(3)上,其特征在于:后下横梁(5)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后下横梁吊杆Ⅱ(13)吊挂于同侧箱梁(14)的翼缘上,还包括如下步骤:a)将后下横梁吊杆Ⅰ(6)及后下横梁吊杆Ⅱ(13)下落,使后下横梁(5)向下移动,将前下横梁吊杆(8)下落,使前下横梁(7)向下移动,底模(9)下移其与箱梁(14)底面脱离实现落模,将外滑梁后吊杆(4)及外滑梁前吊杆(10)下落使外滑梁(3)带动侧模(12)下移实现落模;b)增设行走吊杆(15),将行走吊杆(15)的下端连接于后下横梁(5)上,其上端吊挂固定于外滑梁(3)上;c)拆除后下横梁吊杆Ⅰ(6)及后下横梁吊杆Ⅱ(13);d)主桁架(1)沿轨道向前横移,外滑梁(3)、后下横梁(5)及前下横梁(7)跟随主桁架(1)前移,后下横梁(5)及前下横梁(7)带动底模(9)和侧模(12)前移至到位;e)重新将后下横梁(5)中间部位通过若干后下横梁吊杆Ⅰ(6)吊挂于箱梁(14)的内箱底板,将后下横梁(5)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后下横梁吊杆Ⅱ(13)吊挂于同侧箱梁(14)的翼缘上;f)拆除行走吊杆(15);g) 将后下横梁吊杆Ⅰ(6)及后下横梁吊杆Ⅱ(13)上升,使后下横梁(5)向上移动,将前下横梁吊杆(8)上升,使前下横梁(7)向上移动,底模(9)上移到位,将外滑梁后吊杆(4)及外滑梁前吊杆(10)上升,使外滑梁(3)上移,外滑梁(3)带动侧模(12)上移到位,底模(9)及侧模(12)上移到位后浇筑混凝土制成新的一段箱梁(14);h)重复步骤步骤a)‑步骤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1502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架桥机的恒载控制装置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桥梁加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