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用铺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5148.4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7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汤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西县双节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48 | 分类号: | E01C19/4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晋圣智 |
地址: | 246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铺路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道路用铺路装置。可以解决道路铺建周期过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时间及金钱,铺路工序过多,造成部分工人闲置,工人在工作中吸入粉尘过多等问题,壳体与杂物清理装置固定连接,且壳体位于杂物清理装置左方,壳体与水泥注入装置固定连接,且水泥注入装置位于壳体内部,壳体与压实装置固定连接,且壳体与位于压实装置上方,抹平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且抹平装置位于壳体下方,移动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且移动装置位于壳体下方,水泥注入装置位于压实装置左方,抹平装置位于压实装置右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铺路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道路用铺路装置,包括壳体(1)、杂物清理装置(2)、水泥注入装置(3)、压实装置(4)、抹平装置(5)、移动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包括外壳(1‑1)、操作室(1‑2)、支架(1‑3),外壳(1‑1)与操作室(1‑2)固定连接,且操作室(1‑2)位于外壳(1‑1)内部,连接面为外壳(1‑1)顶面,外壳(1‑1)与支架(1‑3)固定连接,且支架(1‑3)位于外壳(1‑1)左方;所述杂物清理装置(2)包括控制盘(2‑1)、螺杆一(2‑2)、连杆一(2‑3)、连杆二(2‑4)、连接片一(2‑5)、固定块(2‑6)、推斗(2‑7),控制盘(2‑1)与螺杆一(2‑2)固定连接,且控制盘(2‑1)位于螺杆一(2‑2)左方,控制盘(2‑1)与螺杆一(2‑2)同心,螺杆一(2‑2)与操作室(1‑2)螺纹连接,螺杆一(2‑2)与外壳(1‑1)螺纹连接,螺杆一(2‑2)与水泥注入装置(3)螺纹连接,螺杆一(2‑2)与连杆二(2‑4)接触,且螺杆一(2‑2)位于连杆二(2‑4)左方,连杆一(2‑3)与外壳(1‑1)固定连接,连杆一(2‑3)与操作室(1‑2)固定连接,且连杆一(2‑3)位于操作室(1‑2)右方,连杆一(2‑3)另一端与连杆二(2‑4)铰接,且连杆一(2‑3)位于连杆二(2‑4)上方,连杆二(2‑4)另一端与连接片一(2‑5)铰接,且连杆二(2‑4)位于连接片一(2‑5)上方,连接片一(2‑5)与固定块(2‑6)固定连接,且连接片一(2‑5)位于固定块(2‑6)左方,固定块(2‑6)与推斗(2‑7)固定连接,且固定块(2‑6)位于推斗(2‑7)左方;控制盘(2‑1)包括把手一(2‑1‑1)、连接杆一(2‑1‑2)、连接杆固定板一(2‑1‑3),把手一(2‑1‑1)与连接杆一(2‑1‑2)螺纹连接,且连接点位于连接杆一(2‑1‑2)端点,连接杆一(2‑1‑2)另一端与连接杆固定板一(2‑1‑3)固定连接,且连接杆一(2‑1‑2)有三个,均布在连接杆固定板一(2‑1‑3)上;所述水泥注入装置(3)包括控制杆一(3‑1)、带轮一(3‑2)、连接轴一(3‑3)、皮带一(3‑4)、带轮二(3‑5)、固定板一(3‑6)、螺杆二(3‑7)、挡块(3‑8)、水泥箱(3‑9)、刮板(3‑10),控制杆一(3‑1)与带轮一(3‑2)固定连接,且控制杆一(3‑1)位于带轮一(3‑2)上方,连接点位于带轮一(3‑2)边缘位置,带轮一(3‑2)与连接轴一(3‑3)固定连接,且带轮一(3‑2)位于连接轴一(3‑3)上方,带轮一(3‑2)与连接轴一(3‑3)同心,连接轴一(3‑3)与操作室(1‑2)铰接,且连接轴一(3‑3)位于操作室(1‑2)内部,连接点位于操作室(1‑2)底面,带轮一(3‑2)与皮带一(3‑4)连接,皮带一(3‑4)与带轮二(3‑5)连接,带轮一(3‑2)位于带轮二(3‑5)左方,带轮二(3‑5)与固定板一(3‑6)铰接,且带轮二(3‑5)位于固定板一(3‑6)内部,皮带一(3‑4)位于固定板一(3‑6)内部,固定板一(3‑6)与水泥箱(3‑9)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一(3‑6)位于水泥箱(3‑9)内部,连接点位于水泥箱(3‑9)左面,螺杆二(3‑7)与带轮二(3‑5)螺纹连接,且螺杆二(3‑7)位于带轮二(3‑5)下方,螺杆二(3‑7)与带轮二(3‑5)同心,螺杆二(3‑7)与挡块(3‑8)固定连接,且螺杆二(3‑7)位于挡块(3‑8)上方,挡块(3‑8)与水泥箱(3‑9)接触,且挡块(3‑8)位于水泥箱(3‑9)下方,挡块(3‑8)与外壳(1‑1)接触,且挡块(3‑8)位于外壳(1‑1)下方,水泥箱(3‑9)与外壳(1‑1)固定连接,且水泥箱(3‑9)位于外壳(1‑1)内部,连接面为外壳(1‑1)底面,刮板(3‑10)与水泥箱(3‑9)连接,且刮板(3‑10)位于水泥箱(3‑9)左方;所述压实装置(4)包括固定板二(4‑1)、螺杆三(4‑2)、球形头一(4‑3)、球形套一(4‑4)、连接片二(4‑5)、连杆三(4‑6)、重力辊子固定杆(4‑7)、重力辊子(4‑8)、固定板三(4‑9)、螺杆四(4‑10)、球型形头二(4‑11)、球形套二(4‑12)、连接片三(4‑13)、连杆四(4‑14),固定板二(4‑1)与操作室(1‑2)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二(4‑1)位于操作室(1‑2)下方,固定板二(4‑1)与螺杆三(4‑2)螺纹连接,且螺杆三(4‑2)穿过固定板二(4‑1),螺杆三(4‑2)与球形头一(4‑3)固定连接,且螺杆三(4‑2)位于球形头一(4‑3)左方,球形头一(4‑3)与球形套一(4‑4)接触,且球形头一(4‑3)位于球形套一(4‑4)内部,球形套一(4‑4)与连接片二(4‑5)铰接,且球形套一(4‑4)位于连接片二(4‑5)上方,连接片二(4‑5)与连杆三(4‑6)铰接,且连接片二(4‑5)位于连杆三(4‑6)左方,连杆三(4‑6)与重力辊子固定杆(4‑7)固定连接,且连杆三(4‑6)位于重力辊子固定杆(4‑7)上方,重力辊子固定杆(4‑7)与重力辊子(4‑8)铰接,且重力辊子固定杆(4‑7)位于重力辊子(4‑8)上方,连接点位于重力辊子(4‑8)中心位置,固定板三(4‑9)与操作室(1‑2)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三(4‑9)位于操作室(1‑2)下方,固定板三(4‑9)与螺杆四(4‑10)螺纹连接,且螺杆四(4‑10)穿过固定板三(4‑9),螺杆四(4‑10)与球形头二(4‑11)固定连接,且螺杆四(4‑10)位于球形头二(4‑11)右方,球形头二(4‑11)与球形套二(4‑12)接触,且球形头二(4‑11)位于球形套二(4‑12)内部,球形套二(4‑12)与连接片三(4‑13)铰接,且球形套二(4‑12)位于连接片三(4‑13)上方,连接片三(4‑13)与连杆四(4‑14)铰接,且连接片三(4‑13)位于连杆四(4‑14)右方,连杆四(4‑14)与重力辊子固定杆(4‑7)固定连接,且连杆四(4‑14)位于重力辊子固定杆(4‑7)上方;所述抹平装置(5)包括控制杆二(5‑1)、带轮三(5‑2)、连接轴二(5‑3)、限位块(5‑4)、固定壳体(5‑5)、皮带二(5‑6)、带轮四(5‑7)、螺杆五(5‑8)、滑块(5‑9)、固定板二(5‑10)、固定箱体(5‑11)、抹板(5‑12)、轴承一(5‑13),控制杆二(5‑1)与带轮三(5‑2)固定连接,且控制杆二(5‑1)位于带轮三(5‑2)上方,连接点位于带轮三(5‑2)边缘位置,带轮三(5‑2)与连接轴二(5‑3)固定连接,且带轮三(5‑2)位于连接轴二(5‑3)上方,带轮三(5‑2)与连接轴二(5‑3)同心,连接轴二(5‑3)与限位块(5‑4)固定连接,且连接轴二(5‑3)位于限位块(5‑4)上方,连接轴二(5‑3)与固定壳体(5‑5)配合,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连接轴二(5‑3)与轴承一(5‑13)配合,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轴承一(5‑13)与固定壳体(5‑5)固定连接,且轴承一(5‑13)位于固定壳体(5‑5)内部,连接面为固定壳体(5‑5)顶面,带轮三(5‑2)与皮带二(5‑6)连接,皮带二(5‑6)与带轮四(5‑7)连接,带轮三(5‑2)位于带轮四(5‑7)右方,带轮四(5‑7)与螺杆五(5‑8)螺纹连接,螺杆五(5‑8)与滑块(5‑9)螺纹连接,滑块(5‑9)与固定板二(5‑10)配合,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且滑块(5‑9)位于固定板二(5‑10)内部,固定板二(5‑10)与固定箱体(5‑11)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二(5‑10)位于固定箱体(5‑11)内部,抹板(5‑12)与螺杆五(5‑8)固定连接,且抹板(5‑12)位于螺杆五(5‑8)下方,抹板(5‑12)位于固定箱体(5‑11)内部;所述移动装置(6)包括电机(6‑1)、带轮五(6‑2)、皮带三(6‑3)、电机防护罩(6‑4)、电机支架(6‑5)、轴承二(6‑6)、轮子(6‑7)、轮子固定杆(6‑8)、轴承三(6‑9)、轮子固定板(6‑10)、导轨(6‑11),电机(6‑1)与带轮五(6‑2)连接,且电机(6‑1)位于带轮五(6‑2)后方,带轮五(6‑2)与皮带三(6‑3)连接,电机防护罩(6‑4)与支架(1‑3)固定连接,且电机防护罩(6‑4)位于支架(1‑3)上方,电机防护罩(6‑4)位于电机(6‑1)上方,电机(6‑1)与电机支架(6‑5)固定连接,且电机(6‑1)位于电机支架(6‑5)上方,电机支架(6‑5)与支架(1‑3)固定连接,且电机支架(6‑5)位于支架(1‑3)上方,皮带三(6‑3)与轴承二(6‑6)连接,轴承二(6‑6)位于带轮五(6‑2)下方,轴承二(6‑6)外表面与轮子(6‑7)配合,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轴承二(6‑6)内表面与轮子固定杆(6‑8)配合,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且轴承二(6‑6)位于轮子固定杆(6‑8)下方,轮子固定杆(6‑8)与轴承三(6‑9)内表面配合,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轮子固定杆(6‑8)位于轴承三(6‑9)下方,轴承三(6‑9)与轮子固定板(6‑10)固定连接,且轴承三(6‑9)位于轮子固定板(6‑10)下方,轮子固定板(6‑10)与外壳(1‑1)固定连接,且轮子固定板(6‑10)位于外壳(1‑1)下方,导轨(6‑11)与轮子(6‑7)接触;壳体(1)与杂物清理装置(2)固定连接,且壳体(1)位于杂物清理装置(2)左方,壳体(1)与水泥注入装置(3)固定连接,且水泥注入装置(3)位于壳体(1)内部,壳体(1)与压实装置(4)固定连接,且壳体(1)与位于压实装置(4)上方,抹平装置(5)与壳体(1)固定连接,且抹平装置(5)位于壳体(1)下方,移动装置(6)与壳体(1)固定连接,且移动装置(6)位于壳体(1)下方,水泥注入装置(3)位于压实装置(4)左方,抹平装置(5)位于压实装置(4)右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西县双节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岳西县双节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5514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路摊铺机和用于操作道路摊铺机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摊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