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托竹荪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1550.5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2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方晔;庄继文;肖忠建;梅健;余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64 |
代理公司: | 52114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33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红托竹荪的栽培方法,本发明使用一种特制的塑料筐作为红托竹荪的栽培框,栽培框栽培红托竹荪时可重叠,代替了多层立体栽培架,既节约了红托竹荪栽培成本,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栽培框能为红托竹荪提供合适的光照和湿度,提高了红托竹荪的生长速度。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烘托竹荪的栽培方法,土地利用率高,成本低,红托竹荪的产量高、生长周期短。 | ||
搜索关键词: | 竹荪 栽培框 栽培 多层立体栽培 植物栽培技术 土地利用率 生长周期 栽培成本 可重叠 塑料筐 光照 节约 生长 土地 | ||
【主权项】:
1.一种红托竹荪的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1)搭建大棚,规格为30m(长)×8m(宽)×3.3m(高),将棚内地面整平,划分为摆筐区和过道,摆筐区宽1.2米,过道宽1米,开好排水沟待用;/n(2)制备塑料栽培框,筐的规格为51.5㎝(长)×51.5cm(宽)×48㎝(高),筐结构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装料区,上部为采菇空洞区;/n(3)先在筐内铺一层2-3㎝厚的土,再将培养好的菌袋,脱袋后放入筐内,每筐放4包,然后覆4-5cm厚的土;/n(4)将栽培框放置在大棚内的摆筐区,筐重叠摆放;/n(5)栽培管理,棚内保持温度18-28℃,土壤湿度在60-65%,空气湿度80-85%,CO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5155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产品生长扶正装置
- 下一篇:改良羊肚菌种植土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