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轮机轴向装配枞树型叶根纵波超声波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5400.7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0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昕;宋绍河;杨景建;王鑫;王欣;周光;刘耀志;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4;G01N29/265;G01N29/3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30001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汽轮机轴向装配枞树型叶根纵波超声波检测方法,属于超声波检测领域,本发明采用呈阶梯型布置的扇形试块测定换能器前沿距离,调整检测系统扫描速度;采用直径φ10mm圆孔测定换能器折射角度,采用5个直径φ1mm、深度6mm孔作为检测系统调试人工缺陷反射体,用来验证检测系统扫描速度,调整探伤灵敏度和绘制距离波幅曲线,结合汽轮机轴向装配枞树型叶根结构特点,采用超声波小角度纵波检测裂纹缺陷,并结合汽轮机轴向装配枞树型叶根超声波检测专用参考试块,为检测系统调整提供了依据。解决了传统的超声波检测和表面探伤无法对大型汽轮机轴向装配枞树型叶根裂纹易发部位全面检测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枞树型叶根 汽轮机轴 超声波检测 装配 纵波超声波 检测系统 系统扫描 换能器 距离波幅曲线 大型汽轮机 探伤灵敏度 表面探伤 参考试块 调整检测 裂纹缺陷 全面检测 人工缺陷 扇形试块 验证检测 轴向装配 纵波检测 超声波 传统的 反射体 阶梯型 检测 圆孔 调试 绘制 折射 | ||
【主权项】:
1.汽轮机轴向装配枞树型叶根纵波超声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前期准备①换能器(6):换能器(6)采用超声波纵波在钢中折射角度为3°~10°,频率为2.5MHz~5MHz,两压电晶片规格为(3mm~7mm)×(4mm~8mm),焦点距离为80mm的换能器;②参考试块:参考试块包括长方形试块(1)、扇形试块(2)、半圆形凹槽(3)、换能器折射角测量孔(4)及人工缺陷反射孔(5),所述长方形试块(1)和扇形试块(2)为一体式结构,长方形试块(1)的第一侧壁为检测面,长方形试块(1)的第二侧壁与长方形试块(1)的第一侧壁正对,所述扇形试块(2)位于长方形试块(1)的第二侧壁侧,扇形试块(2)用来测定换能器(6)前沿距离,调整检测系统扫描速度,扇形试块(2)的圆心角为900,扇形试块(2)由扇形部(201)和扇环部(202)组成,扇形部(201)和扇环部(202)呈阶梯型布置,扇形部(201)的半径为50mm,扇环部(202)顶部所在平面低于扇形部(201)顶部所在平面,扇环部(202)的内圆半径为50mm、外圆半径为100mm;所述换能器折射角测量孔(4)为直径φ10mm圆孔,换能器折射角测量孔(4)的孔心距离检测面170mm,所述换能器折射角测量孔(4)用来测试换能器(6)折射角度;所述人工缺陷反射孔(5)设置在半圆形凹槽(3)上,人工缺陷反射孔(5)作为检测系统调试人工缺陷反射体,用来验证检测系统扫描速度,调整探伤灵敏度和绘制距离波幅曲线,人工缺陷反射孔(5)为直径φ1mm、深度6mm孔,人工缺陷反射孔(5)数量为五个,五个人工缺陷反射孔(5)位于同一轴线且等间隔的布置在半圆形凹槽(3)上;③检测系统:检测系统选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步骤二、检测轴向装配枞树型叶根有直齿形和弧形两种形式;扫查方式:a.对于宽度小于160mm直齿形叶根,采用单侧扫查即可完成检测;b.对于宽度大于160mm直齿形叶根和弧形叶根,采用双侧扫查,分部完成全部叶根的检测;两种扫查方式检测面均选择叶根外露在轮缘外部的部位,完成检测系统调整后,将换能器(6)放置在叶轮侧面叶根处,由底部沿径向向叶片方向移动,移动过程扭转换能器(6),若无异常反射波出现,判定为合格;若出现反射波,且反射当量大于等于直径φ1mm、深度6mm孔反射,则判定为不合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9540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