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排水沟用垃圾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4669.5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7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麻锦勉 |
主分类号: | E03F9/00 | 分类号: | E03F9/00;E03F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子钰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收集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城市排水沟用垃圾收集装置,不仅可以阻挡排水沟内的垃圾,而且过滤装置Ⅱ可以根据水位的高度自动上升,增加装置的总体高度,防止垃圾从装置的上端漂过装置。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设置在左挡墙内;所述传动杆Ⅰ与横槽Ⅰ间隙配合;所述传动杆Ⅱ与横槽Ⅰ间隙配合;所述下挡板与竖槽间隙配合;所述上挡板与竖槽间隙配合;所述弹簧Ⅰ的下端设置在竖槽底端;所述刷子与过滤网Ⅰ、过滤网Ⅱ接触;所述排水沟设置在左侧墙体、右侧墙体之间;所述固定外框固定设置在排水沟的底端;所述U形连接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在U形外框的上端;所述抬升筒上的筒Ⅱ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凹槽的底端;所述圆筒固定设置在孔Ⅱ内。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排水沟 垃圾 收集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城市排水沟用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左侧墙体(1)、清洁装置(2)、阻挡装置(3)、抬升装置(4)、右侧墙体(5)、排水沟(6),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墙体(1)由左挡墙(1‑1)、圆槽(1‑2)、横槽Ⅰ(1‑3)、横槽Ⅱ(1‑4)、副排水槽(1‑5)、连通槽(1‑6)、竖槽(1‑7)、垃圾收集槽(1‑8)构成;所述圆槽(1‑2)设置在左挡墙(1‑1)的内部上端;所述横槽Ⅰ(1‑3)的左端与圆槽(1‑2)连通;所述竖槽(1‑7)设置在左挡墙(1‑1)的内部下端,并且竖槽(1‑7)与圆槽(1‑2)相互连通,竖槽(1‑7)位于圆槽(1‑2)的下端;所述横槽Ⅱ(1‑4)的左端与竖槽(1‑7)相互连通;所述连通槽(1‑6)的左端与竖槽(1‑7)的底部连通,连通槽(1‑6)的右端设有副排水槽(1‑5);所述垃圾收集槽(1‑8)位于左挡墙(1‑1)内;所述清洁装置(2)由转盘(2‑1)、转轴(2‑2)、传动杆Ⅰ(2‑3)、传动杆Ⅱ(2‑4)、刷子(2‑5)、弹簧Ⅰ(2‑6)、下挡板(2‑7)、传动杆Ⅲ(2‑8)、上挡板(2‑9)、传动杆Ⅳ(2‑10)、圆杆Ⅰ(2‑11)、圆杆Ⅱ(2‑12)构成;所述转盘(2‑1)的一个侧面插有圆杆Ⅰ(2‑11);所述圆杆Ⅰ(2‑11)上通过焊接连有传动杆Ⅳ(2‑10);所述传动杆Ⅳ(2‑10)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有下挡板(2‑7);所述弹簧Ⅰ(2‑6)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下挡板(2‑7)的下端;所述上挡板(2‑9)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传动杆Ⅲ(2‑8)上,并且上挡板(2‑9)与下挡板(2‑7)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圆杆Ⅱ(2‑12)插在转盘(2‑1)的另一个侧面;所述传动杆Ⅰ(2‑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圆杆Ⅱ(2‑12)上;所述传动杆Ⅱ(2‑4)的左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传动杆Ⅰ(2‑3)的右端;所述刷子(2‑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传动杆Ⅱ(2‑4)的右端;所述转轴(2‑2)通过键连接在转盘(2‑1)的中心;所述阻挡装置(3)由过滤装置Ⅰ(3‑1)、过滤装置Ⅱ(3‑2)构成;所述过滤装置Ⅰ(3‑1)与过滤装置Ⅱ(3‑2)间隙配合;所述过滤装置Ⅰ(3‑1)由U形外框(3‑1‑1)、滑槽Ⅰ(3‑1‑2)、弹簧Ⅱ(3‑1‑3)、滑杆Ⅰ(3‑1‑4)、特殊角度铰链(3‑1‑5)、滑块(3‑1‑6)、滑槽Ⅱ(3‑1‑7)、滚轮(3‑1‑8)、活动杆(3‑1‑9)、滑杆Ⅱ(3‑1‑10)、滑槽Ⅲ(3‑1‑11)、弹簧Ⅲ(3‑1‑12)、滑条(3‑1‑13)、过滤网Ⅰ(3‑1‑14)构成;所述U形外框(3‑1‑1)的上端设有滑槽Ⅰ(3‑1‑2);所述滑杆Ⅰ(3‑1‑4)的右端与滑槽Ⅰ(3‑1‑2)间隙配合;所述弹簧Ⅱ(3‑1‑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Ⅰ(3‑1‑2)内,弹簧Ⅱ(3‑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杆Ⅰ(3‑1‑4)上;所述滑块(3‑1‑6)通过特殊角度铰链(3‑1‑5)活动连接在滑杆Ⅰ(3‑1‑4)的左端;所述活动杆(3‑1‑9)的顶端设有滑槽Ⅱ(3‑1‑7),并且该滑槽Ⅱ(3‑1‑7)与滑块(3‑1‑6)间隙配合;所述滚轮(3‑1‑8)设置在活动杆(3‑1‑9)的左侧;所述滑杆Ⅱ(3‑1‑10)的左端通过特殊角度铰链(3‑1‑5)活动连接在活动杆(3‑1‑9)的右侧底端;所述滑槽Ⅲ(3‑1‑11)设置在U形外框(3‑1‑1)的底端,并且滑槽Ⅲ(3‑1‑11)与滑杆Ⅱ(3‑1‑10)间隙配合;所述弹簧Ⅲ(3‑1‑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Ⅲ(3‑1‑11)内,弹簧Ⅲ(3‑1‑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杆Ⅱ(3‑1‑10)的右端;所述滑条(3‑1‑13)通过焊接固定设置在U形外框(3‑1‑1)的右侧;所述过滤网Ⅰ(3‑1‑14)的右端固定设置在U形外框(3‑1‑1)的右端,过滤网Ⅰ(3‑1‑14)的左端缠绕在活动杆(3‑1‑9)上;所述过滤装置Ⅱ(3‑2)由固定外框(3‑2‑1)、槽Ⅰ(3‑2‑2)、固定杆(3‑2‑3)、槽Ⅱ(3‑2‑4)、过滤网Ⅱ(3‑2‑5)、槽Ⅲ(3‑2‑6)构成;所述固定外框(3‑2‑1)的左侧设有槽Ⅰ(3‑2‑2);所述槽Ⅱ(3‑2‑4)设置在固定外框(3‑2‑1)的右侧;所述固定杆(3‑2‑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固定外框(3‑2‑1)的顶端,并且固定杆(3‑2‑3)设有两个;所述两个固定杆(3‑2‑3)之间设有槽Ⅲ(3‑2‑6);所述槽Ⅲ(3‑2‑6)与槽Ⅰ(3‑2‑2)、槽Ⅱ(3‑2‑4)连通;所述U形外框(3‑1‑1)与槽Ⅲ(3‑2‑6)间隙配合;所述滑条(3‑1‑13)与槽Ⅱ(3‑2‑4)间隙配合;所述滚轮(3‑1‑9)与槽Ⅰ(3‑2‑2)间隙配合;所述抬升装置(4)由U形连接杆(4‑1)、抬升筒(4‑2)、浮块(4‑3)、管(4‑4)、连杆(4‑5)、活动板(4‑6)、圆筒(4‑7)构成;所述U形连接杆(4‑1)的右端通过粘合固定连接在抬升筒(4‑2)的顶端;所述管(4‑4)的下端与抬升筒(4‑2)连接,管(4‑4)的上端与圆筒(4‑7)连通;所述连杆(4‑5)的上端通过粘合连有活动板(4‑6),连杆(4‑5)的下端通过粘合连有浮块(4‑3);所述抬升筒(4‑2)由筒Ⅰ(4‑2‑1)、筒Ⅱ(4‑2‑2)、通孔(4‑2‑3)、软塑料(4‑2‑4)构成;所述筒Ⅰ(4‑2‑1)的下端通过软塑料(4‑2‑4)连有筒Ⅱ(4‑2‑2);所述通孔(4‑2‑3)设置在筒Ⅱ(4‑2‑2)的侧面;所述右侧墙体(5)由右挡墙(5‑1)、孔Ⅰ(5‑2)、孔Ⅱ(5‑3)、凹槽(5‑4)、过滤网Ⅲ(5‑5)构成;所述右挡墙(5‑1)内部设有凹槽(5‑4);所述孔Ⅰ(5‑2)设置在右挡墙(5‑1)的上端,并且孔Ⅰ(5‑2)与凹槽(5‑4)相互连通;所述孔Ⅱ(5‑3)设置在右挡墙(5‑1)的上端,并且孔Ⅱ(5‑3)与凹槽(5‑4)相互连通;所述凹槽(5‑4)的左侧设有过滤网Ⅲ(5‑5);所述管(4‑4)与孔Ⅰ(5‑2)间隙配合;所述过滤网Ⅲ(5‑5)中间设有矩形槽;所述U形连接杆(4‑1)与过滤网Ⅲ(5‑5)中间的矩形槽间隙配合;所述圆盘(2‑1)与圆槽(1‑2)间隙配合;所述转轴(2‑2)通过轴承设置在左挡墙(1‑1)内;所述传动杆Ⅰ(2‑3)与横槽Ⅰ(1‑3)间隙配合;所述传动杆Ⅱ(2‑4)与横槽Ⅰ(1‑3)间隙配合;所述下挡板(2‑7)与竖槽(1‑7)间隙配合;所述上挡板(2‑7)与竖槽(1‑7)间隙配合;所述弹簧Ⅰ(2‑3)的下端设置在竖槽(1‑7)底端;所述刷子(2‑5)与过滤网Ⅰ(3‑1‑14)、过滤网Ⅱ(3‑2‑5)接触;所述排水沟(6)设置在左侧墙体(1)、右侧墙体(5)之间;所述固定外框(3‑2‑1)固定设置在排水沟(6)的底端;所述U形连接杆(4‑1)的左端固定连接在U形外壳(3‑1‑1)的上端;所述抬升筒(4‑2)上的筒Ⅱ(4‑2‑2)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凹槽(5‑4)的底端;所述圆筒(4‑7)固定设置在孔Ⅱ(5‑3)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麻锦勉,未经麻锦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8466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水务管道污泥清理机器人
- 下一篇:组合式污水井预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