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覆膜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2512.9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5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童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春红 |
主分类号: | B41F23/08 | 分类号: | B41F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于洁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覆膜机,其结构包括出料口、散热网罩、活动顶盖、进料口、机体、支撑脚、控制面板、显示屏,本发明通过输送辊上下两端上刮板和下刮板的设计能够实现双进料覆膜,提高对物件的覆膜效率,上刮板和下刮板分别与上真空泵和下真空泵相配合,能够提高上覆胶辊和下覆胶辊对物件覆膜的质量,防止膜与物件之间因为空气出现气泡的情况。 | ||
搜索关键词: | 物件 覆膜 多功能覆膜机 上刮板 下刮板 真空泵 覆胶 活动顶盖 控制面板 散热网罩 上下两端 出料口 进料口 输送辊 支撑脚 显示屏 配合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覆膜机,其结构包括出料口(1)、散热网罩(2)、活动顶盖(3)、进料口(4)、机体(5)、支撑脚(6)、控制面板(7)、显示屏(8),所述的机体(5)底部均匀等距设有四个支撑脚(6),所述的支撑脚(6)紧贴固定在机体(5)底部,所述的机体(5)顶部设有活动顶盖(3),所述的活动顶盖(3)和机体(5)铰链连接,所述的活动顶盖(3)顶部设有散热网罩(2),所述的散热网罩(2)扣合固定在活动顶盖(3)表面凹槽上,所述的活动顶盖(3)前端并排等距设有两个进料口(4),所述的进料口(4)和活动顶盖(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活动顶盖(3)后端并排等距设有两个出料口(1),所述的出料口(1)和活动顶盖(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活动顶盖(3)右侧设有控制面板(7),所述的控制面板(7)和机体(5)采用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5)由传动机构外罩(51)、活动杆(52)、推杆(53)、轴承座(54)、丝杠轴(55)、螺纹凹槽纹路(56)、丝杠传动轴套(57)、固定架弹簧(58)、固定架(59)、滑座(510)、传动带(511)、传动轮(512)、下真空泵(513)、下覆胶辊(514)、下刮板(515)、输送辊(516)、主动齿轮(517)、从动齿轮(518)、上覆胶辊(519)、上真空泵(520)、上刮板(521)、气管(522)、从动轮(523)、框架(524)、韧性支架(525)、弹簧(526)组成,所述的框架(524)右侧传动机构外罩(51),所述的传动机构外罩(51)通过螺丝固定在框架(524)外壁上,所述的传动机构外罩(51)内部中心位置设有丝杠轴(55),所述的丝杠轴(55)右端设有轴承座(54),所述的轴承座(54)扣合固定在丝杠轴(55)上,所述的丝杠轴(55)通过轴承座(54)固定在传动机构外罩(51)内部,所述的丝杠轴(55)表面均匀等距设有螺纹凹槽纹路(56),所述的螺纹凹槽纹路(56)和丝杠轴(5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丝杠轴(55)上设有丝杠传动轴套(57),所述的丝杠传动轴套(57)和丝杠轴(55)上设有的螺纹凹槽纹路(56)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丝杠传动轴套(57)左右两侧设有活动杆(52),所述的活动杆(52)紧贴固定在丝杠传动轴套(57)外壁上,所述的活动杆(52)上方设有推杆(53),所述的推杆(53)和动杆(52)相配合,所述的丝杠传动轴套(57)前端丝杠轴(55)上下两端设有韧性支架(525),所述的丝杠传动轴套(57)前端设有滑座(510),所述的滑座(510)和丝杠轴(5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韧性支架(525)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滑座(510)和丝杠传动轴套(57)上,所述的韧性支架(525)上设有固定架(59),所述的固定架(59)和韧性支架(525)相配合,所述的固定架(59)底部设有固定架弹簧(58),所述的固定架弹簧(58)首尾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架(59)和框架(524)内壁上,所述的滑座(510)和框架(524)之间设有弹簧(526),所述的弹簧(526)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滑座(510)和框架(524)内壁上,所述的丝杠轴(55)左端设有传动轮(512),所述的丝杠轴(55)贯穿框架(524)与传动轮(512)连接,所述的传动轮(512)左侧设有输送辊(516),所述的输送辊(516)扣合固定在传动轮(512)上,所述的输送辊(516)左侧设有主动齿轮(517),所述的主动齿轮(517)和输送辊(516)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输送辊(516)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刮板(521)和下刮板(515),所述的上刮板(521)和下刮板(515)固定在框架(524)内部,所述的上刮板(521)上方设有上覆胶辊(519),所述的下刮板(515)下方设有下覆胶辊(514),所述的上覆胶辊(519)和下覆胶辊(51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从动齿轮(518)和从动轮(523),所述的从动齿轮(518)和从动轮(523)扣合固定在上覆胶辊(519)和下覆胶辊(514)上,所述的从动齿轮(518)和主动齿轮(517)相啮合,所述的传动轮(512)通过传动带(511)与上下两端设有的从动轮(523)相连接,所述的上覆胶辊(519)上方设有上真空泵(520),所述的下覆胶辊(514)下方设有下真空泵(513),所述的上真空泵(520)和下真空泵(513)通过螺丝固定在框架(524)内壁上,所述的上真空泵(520)和下真空泵(513)上均设有气管(522),所述的气管(522)与上真空泵(520)和下真空泵(513)相配合,所述的上真空泵(520)通过气管(522)与上刮板(521)相配合,所述的下真空泵(513)通过气管(522)与下刮板(515)相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春红,未经童春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8251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