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连铸装置与负压连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7816.3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7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峰;廖万能;孙继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负压连铸装置与方法,属于金属铸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连铸装置上安装抽气系统进行抽气,使导流管和铸型等共同构成的腔体内部形成负压,实现连铸过程中主动吸引金属熔体中和固液界面前沿的气体快速逸出金属熔体,有助于获得气体含量低的高质量金属铸坯。本发明的负压连铸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生产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制造成本低,能够安全、低成本、高效生产出各种规格、低气体含量、高质量的金属铸坯,特别适合于保温炉低于铸型的水平式连铸或下引式连铸。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压连铸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负压连铸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熔化炉(2)、流槽(3)、保温炉(4)、导流管(5)、测温装置(6)、抽气系统(7)、引流道(8)、隔热结构(9)、铸型(10)、冷却器(11)、引锭杆(12)和牵引机构(13)组成;熔化炉(2)和保温炉(4)并列布置,中间通过流槽(3)连通;导流管(5)的一端插入保温炉(4)底部,另一端与抽气系统(7)连通;测温装置(6)安装在导流管(5)与抽气系统(7)相连的一端上,用于监控金属熔体(1)上升到导流管(5)中的液面高度;引流道(8)安装在导流管(5)的侧面,两端分别与导流管(5)和铸型(10)相连;引流道(8)和铸型(10)之间采用隔热结构(9)隔开,引流道(8)、隔热结构(9)和铸型(10)为一体化结构;冷却器(11)设置于铸型(10)的出口附近,对金属铸坯进行强制冷却;沿着金属铸坯拉制方向在冷却器(11)后面安装牵引机构(13),实现金属铸坯的连续拉制;铸型(10)、冷却器(11)和牵引机构(13)沿着金属铸坯拉制方向分布在同一轴线上;引锭杆(12)的一端伸入铸型(10)和冷却器(11)中,另一端与牵引机构(13)配合,实现对金属铸坯的牵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3781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