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孔镍/石墨复合自支撑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5068.5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6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喻林萍;谢维;康建刚;粟雨轲;乔越;喻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1 | 分类号: | B22F3/11;C25B11/031;C25B1/04;H01M4/36;H01M4/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1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维孔结构的镍/石墨复合自支撑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以高纯度不同粒度及形貌镍粉混合聚乙烯醇缩丁醛液;2.控制浆料粘度在以薄层硬脂酸锌隔离的石英平板表面覆膜,压膜器控制生膜厚度为50~500μm,置于真空干燥器干燥8小时;3.从石英平板表面移出平整生膜,转移并平置于多孔氧化铝板表面;4.控制升温速率及保温平台,真空烧结得到多孔镍/石墨复合自支撑膜材料。与传统的泡沫镍支撑材料相比,新型多孔镍/石墨复合自支撑膜孔径大大减小至0.5~10μm(商业泡沫镍垂直孔道孔径≥100μm),同时比表面积增加,可大大提高活性物质的负载量,形成的多维孔道结构能有效地缩短分子扩散路径,提高反应物及产物的扩散及传质效率。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工艺参数容易控制,成本低。其产品结构和性质非常适用于制作电极元件载体和催化反应核心支撑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孔 石墨 复合 支撑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多维孔结构的镍/石墨复合自支撑膜,其特征在于,以石墨含量控制多孔镍/石墨复合自支撑膜的厚度,厚度可在50~500 μm之间调控,孔径及孔道形貌可根据原始镍粉粒度及形貌调控;具有三维多孔结构优势的多孔镍/石墨复合基底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贯通的结构,为活性物质的原位生长提供更丰富的位点,同时可根据需要引入协同组元活性位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3506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