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结构的磷化镍微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8701.8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7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姜再兴;邱胜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10/0525;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王艳萍 |
地址: | 15000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多级结构的磷化镍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磷化镍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磷化镍振实密度低的技术问题。本方法:一、用乙酸镍与尿素制备前驱体;二、将前驱体放到一个瓷舟中,再将次磷酸钠放到另一瓷舟中,将两瓷舟一起放到石英管中,向石英管中持续通入氩气保护,其中盛有次磷酸钠的瓷舟放到气流的上游,然后将石英管升温到300~400℃保温4~6小时,得到多级结构的磷化镍微球。本发明的磷化镍微球由次级结构的磷化镍纳米片的组成,利用磷化镍微球的多级结构可以提高磷化镍微球的比表面积,增加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并且振实密度高,具有更高的体积比容量。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可用于制作锂离子电池负极。 | ||
搜索关键词: | 磷化镍 微球 多级结构 瓷舟 制备 石英管 前驱体 振实 锂离子电池负极 体积比容量 次级结构 次磷酸钠 尿素制备 氩气保护 电解液 磷酸钠 纳米片 乙酸镍 可用 保温 上游 制作 | ||
【主权项】:
1.一种多级结构的磷化镍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制备前驱体:按乙酸镍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5~8),将乙酸镍与尿素加入到水中,搅拌溶解,得到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放在温度为80~90℃的水浴中保持3~5小时,冷却后,离心收集固相物,再洗涤干净,再在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得到前驱体;二、制备多级结构的磷化镍微球:将步骤一得到的前驱体放到一个瓷舟中,再将次磷酸钠放到另一瓷舟中,将两瓷舟一起放到石英管中,向石英管中持续通入氩气保护,其中盛有次磷酸钠的瓷舟放到气流的上游,然后将石英管以2~4℃/min的速度升温到300~400℃保温4~6小时,得到多级结构的磷化镍微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9870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