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测试大数据的网络覆盖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8517.3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3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于新雁;张宇;赵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网华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16/22;H04W2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测试大数据的网络覆盖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研究区域内的基站站点信息以及测试信息;对研究区域进行栅格化处理;对每个栅格中的测试点集进行采样;对于每个采样到的测试点P,计算测试点P和服务基站Q之间的传播路径所通过的栅格;预测栅格U的初始预测接收功率;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每个栅格对应的最终预测接收功率。优点:将测试方法和仿真方法有效结合,在保证现网测试结果准确的前提下,利用实测数据,对无线传播模型进行精细化修正,求出每个网络区域的实际传播模型,并根据实际的传播模型,对无测试信息的区域进行预测,得出合理的网络覆盖质量预测结果。相比于传统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网络覆盖预测的准确性。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测试 数据 网络 覆盖 预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测试大数据的网络覆盖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研究区域内的基站站点信息以及测试信息;其中,所述基站站点信息包括基站ID、基站经度信息、基站纬度信息、基站发射功率Po、基站所用频率f和基站天线高度hb;所述测试信息包括移动台天线高度hm、测试点ID、测试点经度信息、测试点纬度信息、测试点对应的服务基站数量、测试点对应的服务基站ID、测试点测试到的服务基站的实际信号强度;步骤2,对所述研究区域进行栅格化处理,将所述研究区域划分为多个栅格;步骤3,根据每个测试点的测试点经度信息和测试点纬度信息,将每个测试点标注到栅格化后的研究区域中,由此使每个栅格包括多个测试点,形成测试点集;步骤4,对每个栅格中的测试点集进行采样,假设采样到M个测试点;对于每个采样到的测试点,记为测试点P,均进行以下步骤:步骤4.1,测试点P共对应W个服务基站,对于每个服务基站,记为服务基站Q,均执行步骤4.2‑步骤4.5;步骤4.2,根据服务基站Q的服务基站ID,查询所述基站站点信息,获取服务基站Q的基站经度信息、基站纬度信息、基站发射功率Po,基站所用频率f和基站天线高度hb;根据服务基站Q的基站经度信息和基站纬度信息,将服务基站Q标注到栅格化后的研究区域中;步骤4.3,用直线连接测试点P和服务基站Q,测试点P和服务基站Q之间的连接线段形成服务基站Q到测试点P的传播路径;步骤4.4,确定所述传播路径所通过的栅格;步骤4.5,对于所述传播路径通过的每个栅格,记为栅格U,均采用步骤4.5.1‑步骤4.5.7,预测栅格U的初始预测接收功率RSRPU预测:步骤4.5.1,根据下式计算总理论功率损耗值LbP:LbP=69.55+26.16lgf-13.82lghb-α(hm)+(44.9-6.55lghb)lgd其中,f指服务基站Q的基站所用频率,hb指服务基站Q的基站天线高度,d指服务基站Q到测试点P之间的直线距离,α(hm)指矫正因子;步骤4.5.2,根据下式计算测试点P位置的理论接收功率RSRPP理论:RSRPP理论=服务基站Q的基站发射功率Po‑LbP;步骤4.5.3,根据下式计算传播路径功率损耗的损耗差值ββ=RSRPP理论‑RSRPP实际其中:RSRPP实际为测试点P测试到的服务基站Q的实际信号强度;步骤4.5.4,对于传播路径通过的栅格U,获取栅格U的中心点R,计算中心点R到服务基站Q的距离dr;步骤4.5.5,根据下式计算中心点R位置的理论功率损耗值LbR:LbR=69.55+26.16lgf-13.82lghb-α(hm)+(44.9-6.55lghb)lgdr其中,f指服务基站Q的基站所用频率,hb指服务基站Q的基站天线高度,dr指服务基站Q到栅格U的中心点R之间的直线距离,α(hm)指矫正因子:对于大城市移动台天线高度因子为:f≤300MHz时,α(hm)=8.29[lg(1.54hm)]2‑1.1f≥300MHz时,α(hm)=3.2[lg(11.75hm)]2‑4.97对于中小城市:α(hm)=(1.1lgf‑0.7)hm-(1.56lgf-0.8)其中hm为移动台天线高度;步骤4.5.6,根据下式计算中心点R位置的理论接收功率RSRPR理论:由公式:RSRPR理论=服务基站Q的基站发射功率Po‑LbR;步骤4.5.7,根据下式计算中心点R位置的初始预测接收功率RSRPU预测:RSRPU预测=RSRPR理论‑损耗差值β*dr/d;步骤4.5.8,将栅格U和初始预测接收功率RSRPU预测的对应关系写入数据库;步骤4.6,因此,假设共有g个栅格;首先分别计算得出第1个栅格中第1个测试点与第1个测试点对应的W个服务基站中每个服务基站之间传播路径通过的每个栅格的初始预测接收功率;然后,再计算得出第1个栅格中第2个测试点与第2个测试点对应的W个服务基站中每个服务基站之间传播路径通过的每个栅格的初始预测接收功率;如此不断循环,当计算得出第1个栅格中所有测试点与对应的服务基站之间传播路径通过的每个栅格的初始预测接收功率之后,再计算第2个栅格中每个测试点与对应的服务基站之间传播路径通过的每个栅格的初始预测接收功率;如此不断循环,直到遍历完成g个栅格;对采样得到的M个测试点中的每个测试点进行计算;如此得到多组栅格编号与初始预测接收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步骤4.7,基于所述栅格编号与初始预测接收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每个栅格对应的最终预测接收功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网华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网华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9851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