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3438.7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L71/02;C08K13/06;C08K9/12;C08K9/04;C08K7/14;C08K7/10;C08K3/22;C08K5/098 |
代理公司: | 赣州捷信协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1 | 代理人: | 刘花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涉及阻燃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阻燃剂载体的制备,(2)阻燃成分的负载,(3)添加型阻燃剂的制备,(4)树脂胶液的制备,(5)阻燃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所制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高效的阻燃性能,而且加工成型性好,物理机械性能优异,解决了常规复合材料虽然阻燃性能好但添加量大、物理机械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不饱和 聚酯树脂 复合材料 加工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阻燃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阻燃剂载体的制备:将海泡石纤维分散于85‑95%乙醇中,并加入二甲基丙烯酸锌、引发剂和链转移剂,再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温搅拌,反应结束后减压浓缩以回收乙醇,浓缩剩余物加水洗涤,经冷冻干燥机干燥后利用粉碎机制成粗粉,即得阻燃剂载体;(2)阻燃成分的负载:将上述阻燃剂载体分散于65‑75%乙醇中,再加入纳米二氧化钛,搅拌均匀后利用微波反应器微波回流搅拌5min,间隔5min后再次微波回流搅拌5min,如此反复,负载完成后停止微波处理,并减压浓缩以回收乙醇,继续减压浓缩至水分蒸干,浓缩剩余物置于70‑8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最后经粉碎机制成粗粉;(3)添加型阻燃剂的制备:将上步所得粗粉置于‑10℃环境中密封冷冻8‑12h,并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然后加入聚氧化乙烯,充分混合均匀,再于温度110‑120℃、压力3‑4MPa下热压2‑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将所得片状物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添加型阻燃剂;(4)树脂胶液的制备:向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加入固化剂、促进剂和所制添加型阻燃剂,搅拌均匀,抽真空去除气泡,即得树脂胶液;(5)阻燃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在模具的型腔中预先放置玻璃纤维增强材料,闭模锁紧,将配好的树脂胶液从注入孔处注入到模温100℃的模具型腔中,浸透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最后依次于100℃固化1‑2h、170℃固化2‑3h、220℃固化1‑2h,脱模,即得阻燃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7343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