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8847.8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3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玻安徽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5/08 | 分类号: | C03B25/08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33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包括窑体,窑体的一侧设置有供浮法玻璃进入的进口,窑体的内部固设有多个上隔热板,窑体的上部被上隔热板分隔出多个上退火区,上隔热板的正下方设置有下隔热板,窑体的下部被下隔热板分隔出多个下退火区;进口的外部设置有风屏机构,上退火区中设置有上降温机构,下退火区中设置有下降温机构。该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通过在窑体进口的外侧设置的风屏机构来形成风幕墙来阻挡外部热量进入退火窑内,保障退火效果,方便操作,不影响浮法玻璃的连续生产;通过上降温机构和下降温机构的配合,降低浮法玻璃的边部与中部之间的温差,退火后的浮法玻璃不易发生弯曲。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生产 专用 退火 | ||
【主权项】:
1.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用来给浮法玻璃(1)退火,所述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包括窑体(2),所述窑体(2)的一侧设置有供浮法玻璃(1)进入的进口(21),所述窑体(2)的另一侧设置有供浮法玻璃(1)排出的出口(22),所述窑体(2)的内部固设有多个上隔热板(23),所述上隔热板(23)均设置在浮法玻璃(1)的上方,所述窑体(2)的上部被上隔热板(23)分隔出多个上退火区(24),所述上隔热板(23)的正下方设置有下隔热板(25),所述下隔热板(25)与上隔热板(23)之间设置有供浮法玻璃(1)活动的间隔,所述下隔热板(25)均设置在浮法玻璃(1)的下方,所述窑体(2)的下部被下隔热板(25)分隔出多个下退火区(2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21)的外部设置有风屏机构,所述风屏机构包括位于浮法玻璃(1)上方的上排风管(31)、位于浮法玻璃(1)下方的下排风管(32)、风箱(33)、与热风源相连通的进风管(34),所述上排风管(31)与浮法玻璃(1)垂直,所述上排风管(3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上排风管(31)的上端与风箱(33)之间设置有第一连管(331),所述第一连管(331)的一端与风箱(33)连通,所述第一连管(331)的另一端与上排风管(31)的上端连通,所述下排风管(32)与浮法玻璃(1)垂直,所述下排风管(3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所述下排风管(32)的下端与风箱(3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管(332),所述第二连管(332)的一端与风箱(33)连通,所述第二连管(332)的另一端与下排风管(32)的下端连通,所述进风管(34)与风箱(33)连通;所述上退火区(24)中设置有上降温机构(40),所述上降温机构(40)包括第一圆管(41),所述第一圆管(41)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第一锥管(42),所述第一锥管(42)的大端与第一圆管(41)的端部连通,所述第一锥管(42)的小端设置有第二圆管(43),所述第一锥管(42)的小端与第二圆管(43)的首端连通,所述第二圆管(43)的尾端固设有第一封盖(44),所述第一圆管(41)内腔的中间位置固设有第一竖隔板(45),所述第一竖隔板(4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横隔板(46),所述第一横隔板(46)的一端与第一竖隔板(45)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第一横隔板(46)的另一端与第一封盖(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隔板(45)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一进水管(47),所述第一进水管(47)设置在第一横隔板(46)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水管(47)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一圆管(41)的内腔,所述第一封盖(44)上设置有与第一进水管(47)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进水管(47)的外侧壁与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47)的进水端设置在第一封盖(44)的外侧,所述第一竖隔板(45)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一排水管(48),所述第一排水管(48)设置在第一横隔板(46)的下方,所述第一排水管(48)的进水端设置在第二圆管(43)的内腔,所述第一封盖(44)上设置有与第一排水管(48)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排水管(48)的外侧壁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48)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一封盖(44)的外侧;所述下退火区(26)中设置有下降温机构(50),所述下降温机构(50)包括第三圆管(51),所述第三圆管(51)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第二锥管(52),所述第二锥管(52)的大端与第三圆管(51)的端部连通,所述第二锥管(52)的小端设置有第四圆管(53),所述第二锥管(52)的小端与第四圆管(53)的首端连通,所述第四圆管(53)的尾端固设有第二封盖(54),所述第三圆管(51)内腔的中间位置固设有第二竖隔板(55),所述第二竖隔板(5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横隔板(56),所述第二横隔板(56)的一端与第二竖隔板(55)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第二横隔板(56)的另一端与第二封盖(5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隔板(55)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二进水管(57),所述第二进水管(57)设置在第二横隔板(56)的下方,所述第二进水管(57)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三圆管(51)的内腔,所述第二封盖(54)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水管(57)相匹配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进水管(57)的外侧壁与第三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57)的进水端设置在第二封盖(54)的外侧,所述第二竖隔板(55)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二排水管(58),所述第二排水管(58)设置在第二横隔板(56)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水管(58)的进水端设置在第四圆管(53)的内腔,所述第二封盖(54)上设置有与第二排水管(58)相匹配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排水管(58)的外侧壁与第四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58)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二封盖(54)的外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玻安徽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台玻安徽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6884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