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抵抗泄洪急流冲击的钢栈桥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6336.3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8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二伟;王英;刘建伟;郝云超;桂文才;冯小敏;徐旭升;邢闯锋;朱卫威;周成新;杨秀清;吕建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2D5/40;E02D15/06;E02D27/12;E02D5/66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抵抗泄洪急流冲击的钢栈桥施工方法,其基础包括纵桥向间隔布置的大、小钢管桩,相邻横桥向钢管桩之间安装抱箍式连接系;小钢管桩底口插打至岩面,通过桩顶凹槽嵌入分配梁与栈桥主梁密贴;大钢管桩底口插打至岩面后,先在桩身沿顺桥向两侧焊接临时牛腿,再摆放分配梁与栈桥主梁密贴,待栈桥往该排钢管桩前方拼装长度不小于2倍孔跨时,在该排钢管桩位置的栈桥主梁上设置冲击钻机,利用大钢管桩做护筒铣孔并跟进至岩层内设计标高,割除临时牛腿,重新焊接正式牛腿,切割大钢管桩顶口与栈桥主梁平齐,并在大钢管桩下端填充水下混凝土形成抗锚桩。本发明施工快捷,能快速形成水上通道,在陆上进行抗锚桩施工,作业环境好,资金投入少。 | ||
搜索关键词: | 栈桥 大钢管 主梁 钢管桩 牛腿 施工 分配梁 钢栈桥 小钢管 底口 急流 锚桩 密贴 岩面 桩顶 泄洪 焊接 岩层 抵抗 水下混凝土 割除 安装抱箍 冲击钻机 间隔布置 设计标高 作业环境 连接系 顺桥向 横桥 护筒 拼装 平齐 铣孔 下端 桩身 填充 嵌入 切割 摆放 资金 | ||
【主权项】:
1.一种抵抗泄洪急流冲击的钢栈桥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水下基础设置和铺设装配式桥面板,其特征在于:具体施工步骤为:第一步,根据钢栈桥设计,分别准备直径920mm的Ⅰ型钢管桩和直径426mm的Ⅱ型钢管桩,其中Ⅱ型钢管桩的底口带有桩尖,顶口开设有嵌放分配梁的凹槽;第二步,按设计要求,由履带吊机站位于岸上滩地或已施工桥面采用悬打法对Ⅰ型钢管桩和Ⅱ型钢管桩依次交错进行插打,其中Ⅰ型钢管桩横桥向间隔插打两根,Ⅱ型钢管桩横桥向间隔插打三根;第三步,待Ⅱ型钢管桩的桩尖插打到岩石顶面后,将分配梁嵌入其顶部凹槽中,上部与主梁密贴,之后在横桥向的相邻两Ⅱ型钢管桩之间安装抱箍式连接系;第四步,待Ⅰ型钢管桩底口插打至岩石顶面后,沿顺桥向在Ⅰ型钢管桩顶口两侧焊接临时牛腿,再摆放分配梁与主梁密贴,之后在两Ⅰ型钢管桩之间的主梁顶面铺设装配式钢桥面板,其中Ⅰ型钢管桩顶部留空;第五步,当栈桥往该排钢管桩前方拼装长度不小于2倍孔跨时,在靠近该排Ⅰ型钢管桩的装配式钢桥面板上设置冲击钻机,利用Ⅰ型钢管桩做护筒进行铣孔并跟进至岩层内设计标高;然后取下分配梁并割除第四步焊接的临时牛腿,按设计标高位置重新在Ⅰ型钢管桩上焊接正式牛腿,再摆放上分配梁;在分配梁和主梁之间用钢板抄垫密实,切割Ⅰ型钢管桩顶口与主梁平齐;第六步,从Ⅰ型钢管桩顶口向内灌注水下混凝土至岩石顶面,形成抗锚桩;然后在横桥向两Ⅰ型钢管桩之间安装抱箍式连接系;在留空处铺设装配式钢桥面板;第七步,重复第二步至第六步,完成整个钢栈桥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0633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