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反馈与力反馈结合人机交互手指、手套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4955.9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1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昊;鞠锋;陈柏;白东明;齐飞;曹燕飞;张帅;蒋素荣;吴青聪;王尧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3/08 | 分类号: | B25J13/08;B25J9/16;B25J9/1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反馈与力反馈结合人机交互手指、手套及方法,属于人机交互穿戴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数据手套,固定于使用者得手背处,保证了手掌部位可以自由的张开和握紧,由于采用的是新型的连杆机构,对手部不会产生过多的负担,也不会影响手指的灵活性;振动反馈与力反馈方法的结合,避免了用户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单一感官麻痹;绳驱动的力反馈方法比直接用电机驱动的方法更安全,振动电机实现的振动反馈,因其电机体积小,也不会对人手产生压迫;整个手套采用非全覆盖式设计,仅对手部需要刺激的部位进行覆盖,减少了共振干扰。本发明提出的机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普通3D打印即可制造,佩戴方便,便于在用户群中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反馈 结合 人机交互 手指 手套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振动反馈与力反馈结合人机交互手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类手指机构;第一类为双连杆手指机构,它包括双连杆机构、振动反馈机构、绳驱动力反馈机构;上述双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三个球形回转关节;其中第一连杆前端通过铰链与第一球形回转关节相连,第一连杆前端能绕铰链的回转轴转动;第一连杆后端、第二球形回转关节、第二连杆前端通过铰链相连,第一连杆后端能绕铰链的回转轴转动,并沿其回转轴法线方向自由移动,第二连杆前端能绕铰链的回转轴转动;第二连杆后端与第三球形回转关节通过铰链相连;第二连杆后端能绕铰链的回转轴转动,并沿其回转轴法线方向自由移动;上述振动反馈机构包括手指固定板,柔性固定带,振动电机;手指固定板两侧通过柔性固定带的两端连接起来,振动电机附于柔性固定带底部的内表面,柔性固定带可调,使振动电机能紧贴于手指敏感区域;手指固定板上端具有球形凹槽;上述双连杆机构中的第一球形回转关节、第二球形回转关节各与一个振动反馈机构配合,其中球形回转关节安装于手指固定板的球形凹槽中;上述绳驱动力反馈机构包括第一关节牵引绳、第二关节牵引绳、套索;第一关节牵引绳的前端固定于第一连杆前端的牵引绳固定孔,之后先穿过第一连杆末端的第一导向轮,再穿过第二连杆末端的第二导向轮;第二关节牵引绳的前端固定于第二连杆前端的牵引绳固定孔,之后穿过第二连杆末端的第三导向轮;最后两牵引绳穿过第三球形回转关节上的相应牵引绳引导孔,之后与相应套索相连;第二类为单连杆手指机构,它包括单连杆机构、振动反馈机构、绳驱动力反馈机构;上述单连杆机构包括单连杆、两个球形回转关节、关节连杆;其中单连杆前端通过铰链与第一球形回转关节相连,单连杆前端能绕铰链的回转轴转动;单连杆后端、第二球形回转关节、关节连杆前端通过铰链相连,单连杆后端能绕铰链的回转轴转动,并沿其回转轴法线方向自由移动,关节连杆前端能绕铰链的回转轴转动;关节连杆后端具有柔性带连接轴;上述振动反馈机构包括手指固定板,柔性固定带,振动电机;手指固定板两侧通过柔性固定带的两端连接起来,振动电机附于柔性固定带底部的内表面,柔性固定带可调,使振动电机紧贴于手指敏感区域;手指固定板上端具有球形凹槽;上述单连杆机构中的第一球形回转关节、第二球形回转关节各与一个振动反馈机构配合,其中球形回转关节安装于手指固定板的球形凹槽中;上述绳驱动力反馈机构包括单关节牵引绳和套索;单关节牵引绳的前端固定于单连杆前端的牵引绳固定孔,之后穿过单连杆末端的导向轮,再穿过关节连杆上的牵引绳引导孔,之后与套索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7495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