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虾稻共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8665.5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2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千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G2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32700 江西省九***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虾稻共作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整理(2)虾苗投放(3)虾苗管理(4)第一季成虾捕捞(5)稻虾共作(6)第二季成虾捕捞(7)预留虾种(8)水稻收割(9)龙虾越冬。本发明将淡水龙虾养殖与水稻种植有机结合的种养。全程不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及激素,生产出生态、优质龙虾和水稻。淡水龙虾与水稻种养结合模式,其经济效益比淡水单独养殖亩均增收五千元以上,比单独水稻种植亩均增收两千元以上,充分实现农业产业绿色化、复合化、高效化和规模化。 | ||
搜索关键词: | 淡水龙虾 水稻种植 成虾 龙虾 虾苗 化学肥料 捕捞 水稻 稻田整理 化学农药 农业产业 水稻收割 有机结合 复合化 高效化 规模化 绿色化 养殖 越冬 预留 激素 投放 全程 生态 生产 管理 | ||
【主权项】:
1.一种虾稻共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整理:1~2月,将稻田以50亩为一个单,沿田埂外缘开挖“一”或“L”型田边虾沟,沟深1~1.2米,沟宽4米,坡比1:1.5,田埂高于田面0.6~0.8米,顶部宽2~3米,田埂上设防逃网;对虾沟和稻田进行冻干、晾晒和消毒,消毒后10~15天将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栽植于虾沟和稻田中,每隔3~5米交替栽植一束水草,2株伊乐藻和3株轮叶黑藻为一束水草,以星状分布;(2)虾苗投放:3~4月中旬,待水草扎根发芽后,逐渐加水浸没水草末端15厘米,然后投放优质虾苗于虾沟和稻田中,投放量5000~7000尾/亩,规格为70~200尾/500g,雌雄比例为3:1,并适当投喂浸泡过的大豆和玉米等植物性蛋白饵料;(3)虾苗管理:4月下旬~5月,4月下旬保持肥水,5月保持清水,对虾沟和稻田中的虾苗投喂人工饲料、小杂鱼和碎肉,追加施以有机蛋白和纤维肥源;(4)第一季成虾捕捞:6月初~中旬,集中捕捞75%的成虾,小规格龙虾暂养殖于虾沟和稻田中;(5)稻虾共作:6月下旬,将稻田中的水草翻耕作为绿肥,在秧苗和水稻移栽前7天,每亩稻田施以优质有机肥700公斤;秧苗栽插密度:行距50~435px,株距为420px;水稻栽插密度为1.5万穴/亩;对秧苗和水稻浅水勤灌;待秧苗返青后,将虾沟浸水使虾苗进入稻田养殖,并适当补充虾苗;(6)第二季成虾捕捞:7月初~8月中旬,进行水稻收割前提的常规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秧苗和水稻移栽25天后分次轻搁田2~3次;适量辅助投喂人工饲料、小杂鱼和碎肉,并捕捞成虾;(7)预留虾种:8月下旬~9月底,留下部分成虾放入虾沟用于自然交配,适当投喂;在水稻破口前7天和破口期采用生物农药综合防治病虫害;(8)水稻收割:10~11月,收割水稻,留下部分粉碎的桔杆,晒田3~4天,然后浸水进入稻田,对稻田进行消毒7天后,移栽水草,待水草扎根发芽后,再加注水使虾沟和稻田成为一水体,龙虾亲本、新生虾苗则利用桔杆新发嫩芽作为饵料;(9)龙虾越冬:12月~次年2月,气温下降,龙虾进入冬眠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5866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稻田小龙虾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罗氏沼虾幼苗的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