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辅助精锻方法与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41692.1 | 申请日: | 2018-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3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 发明(设计)人: | 姜银方;沙德利;朱梦成;姜文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J5/02 | 分类号: | B21J5/02;B21J13/02;B21J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超声辅助精锻方法与装置,涉及锻造领域,包括上凹模、下凹模、上冲头、下冲头、上超声振动机构和下超声振动机构;将超声振动装置穿过冲垫套、模板中间的通槽与冲头固定连接,变幅杆将放大后的超声振动传递给冲头,冲头再将振动传递给坯料,通过改变超声振动的频率、振幅、振动模式和冲头的形状、尺寸来适用于不同产品的精锻,该方法和装置大幅提高了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提高金属填充性,减小了坯料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力,细化晶粒组织,降低成形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了锻件的脱模能力,适用性广,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和产品合格率。 | ||
| 搜索关键词: | 冲头 精锻 超声振动机构 超声辅助 超声振动 坯料 超声振动装置 塑性变形能力 材料利用率 产品合格率 方法和装置 成形表面 金属填充 晶粒组织 振动传递 振动模式 锻件 变幅杆 粗糙度 上凹模 上冲头 下凹模 下冲头 冲垫 减小 通槽 脱模 细化 模具 锻造 放大 穿过 金属 传递 | ||
【主权项】:
1.超声辅助精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常规的精锻模具上设置超声振动机构,使上超声振动机构穿过上冲垫套(4)、上模板(5)中间的通槽与上冲头(12)固定连接,上超声换能器(9)将电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并传递给上超声变幅杆(8),上超声变幅杆(8)将放大后的超声振动传递给上冲头(12),上冲头(12)再将振动传递给坯料,使产生谐振的上冲头(12)将超声振动传递给坯料,下超声振动机构与上超声振动机构相同,同样的,使下超声振动机构穿过下冲垫套(15)、下模板(16)中间的通槽与下冲头(23)固定连接,下超声换能器(21)将电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并传递给下超声变幅杆(19),下超声变幅杆(19)将放大后的超声振动传递给下冲头(23),下冲头(23)再将振动传递给坯料,使产生谐振的下冲头(23)将超声振动传递给坯料;通过调节超声振动的振幅、频率和振动模式,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的精锻成形;在下冲头(23)顶出制件时开启超声振动,以减小锻件和模具之间的结合力,提高脱模能力,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首先根据锻件的材料、形状复杂程度、尺寸大小和成形温度等选择超声振动频率,调节超声振动功率即调节超声振动振幅,通过更换换能器或变幅杆来产生合适的超声振动模式,仿真计算并设计冲头的长度为
波长,冲头的固有频率为超声振动频率;步骤S2:将上超声振动机构、下超声振动机构分别与上冲头(12)、下冲头(23)固定连接,并将其安装到精锻模具上,使上冲头(12)、下冲头(23)穿过上凹模(2)、下凹模(25)上开设的通槽,将前期处理过的毛坯放入模具中,压力机工作,上超声振动机构下行,开始合模;步骤S3:上凹模(2)、下凹模(25)闭合后,合模缸锁紧,同时开启与上冲头(12)、下冲头(23)相连的上超声振动机构、下超声振动机构,上冲头(12)进一步下压,下冲头(23)进一步上压,成形制件,保压;步骤S4:关闭上冲头(12)、下冲头(23)上的超声振动,上凹模(2)部分上行,开模后开启下冲头(23)一侧的超声振动机构,通过下冲头(23)上行将锻件顶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4169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星轮式搓丝机
- 下一篇:一种气动冲击锻打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