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阶段加载的风力机叶片的疲劳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1915.6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8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石可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阶段加载的风力机叶片的疲劳测试方法,用以准确评估叶片不同部位的抗疲劳性能。该方法的特点在于,在整个叶片疲劳测试周期内,根据叶片不同部位的承载情况,采用分阶段加载策略。通过利用等效疲劳损伤理论,实现叶片不同范围都能承受所要求的疲劳载荷幅值与加载次数的目标。从而实现对叶片抗疲劳性能准确评估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叶片 加载 疲劳测试 分阶段 风力机叶片 抗疲劳性能 准确评估 疲劳损伤 疲劳载荷 承载 | ||
【主权项】:
1.一种分阶段加载的风力机叶片的疲劳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S1.根据设计单位所提供的疲劳载荷谱,绘制叶片不同截面位置的载荷值与位置坐标之间的关系曲线,该曲线中的载荷值为各截面疲劳力矩的幅值,各截面的力矩均值为零,该曲线载荷即为叶片疲劳测试的目标曲线;/nSS2.在叶片一定位置安放激振器和若干质量配重块,通过调节激振器与质量配重块的位置和质量以及激振质量,产生叶片所需要的加载力矩;/nSS3.根据步骤SS2中激振器的输出载荷,以及激振器、配重块、叶片各部位的质量和叶片各截面的刚度,计算出激振器在叶片各截面位置所产生的疲劳力矩幅值与疲劳力矩均值,叶片重量以及加载装置质量导致叶片的疲劳力矩均值不为零;/nSS4.采用疲劳载荷平均应力修正方法,将步骤SS3中确定的疲劳载荷进行修正,将疲劳力矩均值不为零时的疲劳力矩幅值等效转化为均值为零的载荷幅值,获得一条新的叶片各截面载荷与截面坐标的关系曲线,该曲线的均值载荷为零;/nSS5.通过调整激励器与配重块的位置与质量,获得多组步骤SS4中的关系曲线,将这些曲线与步骤SS1中的目标曲线进行对比,选取出与步骤SS1中目标曲线最接近的曲线作为试验载荷曲线;/nSS6.设定试验载荷曲线与目标曲线之间的偏差指标;/nSS7.将步骤SS5中获得的最终试验载荷曲线与步骤SS1中目标曲线相比较,计算叶片各截面位置上述两曲线力矩载荷之差,分别得到二者载荷差距小于步骤SS6中偏差指标的部分与超出偏差指标的部分,满足偏差指标的定为A部分,超出偏差指标的为B部分;/nSS8.按照步骤SS5中获得的试验载荷曲线,对叶片进行第一阶段的疲劳加载测试,按照试验所要求的加载次数进行加载试验,分别获得A、B两部分的测试结果,其中A部分测试结果为该部分的最终结果;/nSS9.对于B部分,根据叶片材料的疲劳载荷-寿命曲线,进行叶片疲劳等效分析,即根据B部分各位置的实际载荷值与加载次数,将其等效为目标载荷时的加载次数,由此判断该位置的在目标载荷情况下的剩余加载次数;/nSS10.上述步骤SS9中获得的B部分目标载荷的剩余加载次数,作为后续阶段疲劳测试的初始载荷依据;/nSS11.根据步骤SS10中的目标载荷与剩余加载次数,重新对叶片的B部分重复步骤SS2~SS9;经过这一阶段的测试,可将前述B部分中的区域又重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达到测试要求,一部分没有达到测试要求,留待下一阶段继续测试;/nSS12.经过若干阶段的实施,即若干次上述步骤的循环后,可实现叶片各截面位置的加载情况最终都等效于该位置目标载荷幅值与加载次数的要求;/nSS13.通过上述步骤,最终完成叶片的疲劳测试工作。/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3191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门板撞击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旋塞阀耐久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