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修复结合生物修复的河道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0797.7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1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尹安伟;李昂;宋丽明;陈明;范必平;查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海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朱进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修复结合生物修复的河道治理方法,所述的化学修复包括土壤修复及水修复;所述的生物修复包括微生物修复及植物修复。与现有的传统修复技术相比,本发明修复后的河床有原先的致密的块状结构,变为疏松的,适宜植物、微生物生长的土壤,并且形成良好的生态群落;治理彻底,基本不复发。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修复 修复 河道治理 结合生物 致密 微生物生长 微生物修复 块状结构 生态群落 生物修复 土壤修复 植物修复 水修复 疏松 复发 河床 土壤 治理 | ||
【主权项】:
1.一种化学修复结合生物修复的河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修复包括土壤修复及水修复;所述的生物修复包括微生物修复及植物修复;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是河床预处理,所述的河床预处理包括将河水截流以及将河水抽出,直至露出河道底部的河床,一周后在河床上钻孔,孔道的深度为4~5米,以河床为平面,孔在河床平面上的分布为网格状,孔位于网格的交点处,每个网格单元格的形状为六边形,六边形的边长为4~5米;再将土壤修复剂注入上述的孔道内,所述的土壤修复剂的成分及配比为:改性高岭土45~60份,椰壳粉末15~20份,蚯蚓粪便10~20份,水10~20份;土壤修复剂加入后,静置等待2~3天,然后加入水,水位与河床齐平,再加入有益微生物菌液,2~3天后开始种植沉水植物及挺水植物,最后将水补齐,并向水中加入碱式氯化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海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海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3079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式一体化污水处理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煤化工油品合成废水处理装置